【优质课】民歌中的璀璨明珠--信天游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12-20
 

民歌中的璀璨明珠——信天游

教学目标

1聆听《兰花花》、《圪梁梁》等歌曲,感受、体验信天游的基本特点及风格;

2学唱《赶牲灵》,体验信天游真假声结合的甩腔唱法。

3尝试创编歌词,思考新时代背景下民歌如何传承和发展。

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

 教材分析

1 “信天游属山歌类,又名顺天游,流行于陕西北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天空地阔的大自然中自由漫游的歌儿。代表曲目 有《脚夫调》、《兰花花》、《赶牲灵》、《三十里铺》、《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

2信天游的节奏大都自由舒展,旋律高亢悠扬、粗犷奔放、荡气回肠,这同沟川遍布的黄土高原地貌有直接的关系。信天游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常为两句一段,上下旬 结构,釆用比兴手法,上句起兴,下句点题,长的可连接数十句,同用一曲调反复歌唱。

信天游的演唱不受曲调的限制,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歌唱者的情绪,同一首歌唱出不同的感情,可长可短,可快可慢,同时每段歌词可以用任何曲调配唱,说明信天游的曲调并 不固定。基本釆用平腔唱法,有个别音运用假声。

信天游由于它的产生地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与其他民歌的不同,大多是沉郁苍凉、激昂并含苦涩。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陕北劳 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每节音乐课我们都会和同学们畅游音乐的海洋领略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那么今天我们又要了解那种类型的音乐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猜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播放民歌《兰花花

教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学生:陕北民歌。

教师:陕北民歌从体裁上可分为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等这 首歌曲是那一种?

学生:信天游。

教师:信天游主要流传在哪些地方?

学生:陕北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教师:在八千多首陕北民歌中,80 %以上都是和爱情、婚姻、反抗压迫有关系的,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这个内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信天游,走进这爱的海洋。一起了解(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聆听与学唱《赶牲灵》

1教师:大家知道吗在所有信天游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首《赶牲灵》,为什么呢?因为在旧社会啊,黄土地上的人非常穷苦,十年九旱。老天爷给黄土地上的男人三种活法:揽工、赶脚、走西口。而脚夫就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因此基本上家家户户的男主人都经常在外赶脚谋生,所以这是陕北人家的基本生活状态,也是常态。因此极具代表性。这首歌就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牲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归来的情景。“你若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哥哥你走你的路这两句把姑娘那种希望、焦急、失望的心理淋 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2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乐风格呢?我们一齐来看看陕北特殊的地域环境。(展示图片)

学生:千沟万壑。

教师: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

教师: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在旋律中也多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

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 唱一下这首歌曲,进一步来感受和体验这首著名的信天游”。

(教师范唱,学生模仿演唱。

教师:这首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它的甩腔。甩腔是一种在音调下行的过程中插以短时值的反向上行的装饰手法。甩腔常用假声演唱,其时值往往比谱子上记录出来的要短。(示范 甩音)润腔方式中的某些因素构成了信天游特殊的演唱方式,假声和行腔过程中的负重感

使音高常被向下牵引。

(学生模仿演唱甩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