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思维】思维中的情感、意志和能力

来源: 时间:2025-10-18
 

【在线辅导】声乐演唱艺术与思维——思维中的情感、意志和能力





声乐演唱艺术与思维

——思维中的情感、意志和能力




图片1. 情感。情感产生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即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与反映。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与自己的态度、愿望相结合的。一个对声音概念有了正确认识的歌唱者,面对着客观现实中所出现的一个个新的刺激,当后者与其认识相一致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

思维中的情感影响着发声的动作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常可听到人们的嗓音变化。由于歌唱是用声音来艺术性地表达人类感情的,加上各自的民族语言,使感情的表达更有依据。人的一举一动,不论是说话或做手势,或是面部的各种表情,都是依赖于对内部和外界刺激的反映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感情来。歌唱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把富有情感色彩的声音与面部表情及手势和谐地配合起来。一个人在遇到愉快的事儿时,总是喜形于色,说话的调门儿也明快、高昂一些,而当面临悲伤的、不愉快的事儿时,则面带愁容,说起话来也情绪低落。例如有人的亲人远居国外,几十年间音讯不通,突然接到来信,说是即将返国与亲人团聚。当他得知这一消息时,又惊又喜的表情是难以形容的。这种由客观现实产生的情感是通过人复杂的感觉器官表达出来的,比如欣喜的眼神、激动的眼泪、惊讶的感叹词、难以置信的神态以及从内心发出爽朗的笑声等等,使人们在其发出的声音里表现出喜爱、温柔、欢乐、悲哀、激动、气愤、急躁、害怕、愤怒等情绪。

歌唱家应有丰富的情感,以便在演唱歌曲及扮演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时,能够表达自如。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对各种美进行追求。特别对于学艺术的人来说,更是应从言论、行为、思想上培养美的情感。当然,这些都应以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为基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时代是有不同的道德观念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首先应具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的感情。一个歌唱家,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歌唱表演的时候,恰如其分地表达“角色”的情感。

2. 意志。古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影响其事业的成败。初学唱歌的人,常会遇到预料不到的困难,这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了。意志的本质就是一个人为了实现其预定的目的,克服困难,不断地调节、支配自己行动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意志对于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须的行动;另一方面是制止那些与预定目的不相符合的愿望与行动。例如在学习歌唱中要改正一些过去的不良习惯,无论是在思想上、方法上、声音的概念上和肌肉系统活动的习惯上,都要有一个重新调节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人的意志力控制下,不仅限于外部行动,对于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内脏活动,也能进行一定的调节。前面说过,歌唱的心理活动是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一系列反复活动的过程。所以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如我们对歌唱规律的认识,一方面根据现实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又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逐步地认识它的特点和本质,最后发现它的规律。

人的意志和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情绪愉快就容易提高他的意志活动,会使他感到精力充沛,激励他去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的目标。反之,如果情绪低落,就会减弱人的精力,阻碍人意志行动的贯彻。但是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抑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在艰苦困难的逆境中仍能奋发图强。

3. 能力。人的感觉、思维、情感、意志、记忆、想象等过程都因个人能力情况而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学习声乐的快慢、难易和巩固的程度。显然一个音乐能力强的人,学习声乐比能力低的人更为容易一些。但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方法、思想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技能、熟练程度、花费时间、生理条件、健康状况等。在这许多因素中,能力是基本的因素。一个人的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普通能力,如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是一些符合于专业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手工能力、戏剧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要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个人能力的提高与一个人的素质有关,例如歌唱家的声带结构特点就是属于先天素质一个方面,而声带结构直接影响他的发音。但这只限于发音,作为一个歌唱家不仅要嗓音好,还要求具备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神经系统的特征是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影响能力的形成与条件反射的巩固等。

一个人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有的人能力开发较早,有的甚至很早就表现出很高超的能力。例如被称为“神童”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三岁时就显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五岁开始作曲,八岁作交响乐,十一岁创作歌剧,在他短暂的三十六个年头中,共创作了五十部有编号的交响曲、二十一部钢琴协奏曲、十七部钢琴奏鸣曲及二十余部歌剧,为世界音乐文化创造了丰富的宝藏,被称为“十八世纪的奇迹”。这里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因素,而是他具有令人惊叹的听觉和记忆力,这些天生的素质对他才能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他的脑与神经系统有得天独厚的一些条件。他经常留心倾听外界的声音,并在钢琴上尝试各种不同的音调,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当然,这些成就是和他父亲的严格教育以及在旅欧各国期间接受著名作曲大师的指导分不开的。这是环境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结果,而本人的勤奋努力仍是关键。托尔斯泰认为:“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贝多芬说得更严格:“天才的百分之九十九建筑在勤奋上。”高尔基说:“人的天赋是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成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他又说:“天才就是劳动。”这些格言都是极有道理的。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的学生天赋虽然很好,但不勤奋学习;也有素质差的通过努力可以超过那些素质好的。如果是天赋好而学习又勤奋的学生,那么一定会发挥出非凡的才能。

人的心理特征不仅仅是能力,还有气质和性格。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构成个性的心理特征。作为一个艺术家或歌唱家,除了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气质。气质对人的歌唱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它直接影响歌唱演出的效果。人的气质与性格是密切相联系的。

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的声乐专业,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有个好嗓子,或是能唱首好听的歌而已。实际上,它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艺术,要求歌唱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训练有素养、有气质和有高尚品德的内在美的情感,并且对艺术充满信心,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等方面的才能。这些心理、思维活动过程中的训练与培养,正是一个歌唱家最为需要而应予以高度重视的。

节选


马秋华 教授



图片     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原声歌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民盟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音协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任全国多所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客座教授、全国文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学名师。曾获“全国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奖”“北京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奖”“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曾获“全军育才突出贡献奖”、世界英才“十佳风云人物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关心儿童事业突出贡献奖”等。曾多次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文华奖”以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
图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