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追求对话的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 建构与实践 作者:郑小艳 出版社名称:西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2023年7月 推荐星级:★★★☆☆ 推荐人群:中小学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郑小艳,首都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正高级教师,“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中原领军人才,中原名师。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教育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评审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国培计划”专家,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出版教育专著五部,参加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教材《音乐鉴赏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院校师范生教材《教师音乐能力训练教程》编写。 推荐语 本书从宏观着眼,以“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开篇,论述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再从微观着手,针对一线教师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最后从理论高度给出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解决办法。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蔡梦
序篇困顿与迷局:现状及问题
第一篇解放与开纳:理念及出路 第二篇交往与对话:模仿及方法 第三篇尊重与审美:学生发展 觉醒与批判:教师成长
在《追求对话的音乐教学》中,郑小燕老师以其深耕音乐教育领域的专业积淀,构建了一套以对话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为音乐课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以解放与开纳为价值取向,阐述教育与音乐教育的理念和出路。第二部分用较大篇幅从交往与对话的价值取向讨论鉴赏、歌唱、舞蹈、戏剧、创作、声乐等多种类型的音乐教学。第三部分以尊重与审美为价值取向,从心理学、美学等方面谈论学生的综合发展。第四部分以觉醒与批判为价值取向。这本书不仅是方法论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觉醒,让我们重新审视音乐教育中“人”的价值与可能。 (后省略) 结语 《追求对话的音乐教学》提醒我们:音乐课堂不应是标准化的生产线,而应是生命相遇的花园。当教师学会用对话的姿态倾听学生的音乐表达,当学生在互动中触摸音乐的灵魂,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终极价值——培养既能演奏旋律,更能奏响生命之歌的完整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