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倾听沟通:每天留出时间与孩子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感受和困扰,不轻易否定或指责。 2.理解接纳:理解孩子成长中的压力(学业、人际等),接纳他们的情绪(包括负面情绪),给予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3.关注变化:留意孩子的情绪、行为、睡眠、食欲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如持续低落、易怒、失眠、厌学、社交退缩、自伤倾向等),及时了解原因。 4.鼓励表达:创造安全的环境,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和压力,教给他们健康的宣泄方式(如运动、绘画、倾诉)。 5.建立自信:多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关注努力过程而非仅结果,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抗挫折能力。 6.寻求帮助:当发现孩子有较严重的心理困扰时,不要讳疾忌医,及时寻求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医生的帮助。 7.家庭氛围:营造温暖、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冲突和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