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要接近四大组织的尾声了,今天我们将学习最后的神经组织。首先神经≠神经组织,神经是由神经纤维(轴突+髓鞘)集合形成的条索状结构,属于器官级别,参与电信号的传递;而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负责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神经胶质细胞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的作用,不仅存在于神经中,还构成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1.胞体:营养和代谢中心,形态不一,有圆形、星形、梭形和锥体形等,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1)树突:胞体发出的分支,多数粗而短,形如树枝,主要功能为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发兴奋传向胞体。(2)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由胞体发出,一般较树突细,末端分支较多,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将胞体传出的冲动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1.根据突起数量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见图2);2.根据神经元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3.根据神经递质的化学性质分为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等。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1.电突触: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信息以离子电流为媒介通常双向传递,传递速度快。2.化学突触:一个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影响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结构,信息以神经递质为媒介单向传递,传递速度较慢(突触延迟)。化学突触结构见下图3: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除了突触部位以外,一般都被神经胶质细胞分隔、绝缘,以保证信息传递的专一性和不受干扰。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数量最多,为神经元的10~50倍。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之间,构成网状支架,神经元位于网眼中使神经元彼此隔离,只在突触处相互接触。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见图4)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长突起(轴索)和包在其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所构成。根据神经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见图5)。轴索外有施万细胞包绕,形成阶段性的髓鞘。每一节有一个神经膜细胞,相邻两节段之间无髓鞘的狭窄处,称为神经纤维结(郎飞结)。郎飞结处无髓鞘,神经冲动在有髓神经纤维中以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为结间体。结间体越长,传导速度越快。轴索外面的神经膜细胞鞘较薄,不形成髓鞘结构。无髓神经纤维无髓鞘和郎飞结,神经冲动沿细胞膜连续传导,传导速度较慢。周围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关的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集合在一起,称为神经(神经干)。麻醉的原理:麻醉剂作用于身体的神经系统,阻断神经传导通路,使身体无法感知疼痛。神经纤维的末端在各组织器官内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为神经末梢。根据功能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与其附属结构共同构成。探测外界或体内的刺激(如触觉、痛觉、温度等),并把信号传给大脑。感觉神经末梢有游离神经末梢和被囊神经末梢两种。游离神经末梢感受温度和痛觉。被囊神经末梢分为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和肌梭。以下生活实例让我们来感受一下神经末梢的功能: 1.吃火锅吃到花椒舌头麻了——这并不是味觉(味觉只能感受酸甜苦咸鲜),而是痛觉神经末梢的功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痛觉。如果先吃花椒,再喝热水,你会觉得热水“更烫”甚至刺痛——因为花椒让痛觉神经敏感度提高了(游离神经末梢)! 2.黑暗中找东西感觉物体的形状就是分布在皮肤真皮乳头内的触觉小体的功劳(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 3.闭眼单腿站立时身体摇晃但不会摔倒——肌梭监测肌肉状态,调整姿势(肌梭)。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形成,分布在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处。按分布部位和来源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主要功能为接收大脑或脊髓的指令,指挥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1.喝水→运动神经末梢作用于肌肉运动终板引起肌肉收缩(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2.打喷嚏时运动神经末梢指挥胸肌、膈肌收缩,把空气咳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3.考试紧张时手心出汗→ 交感神经末梢指挥汗腺分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4.吃饭时副交感神经末梢促进胃肠蠕动消化食物(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5.吃辣到冒汗→ 交感神经指挥汗腺,但你无法用脑子命令“不许出汗”!(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6.社恐发作:交感神经让你“脸红出汗(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7.突然看到一条蛇! 心脏砰砰跳、瞪大眼睛、脸色发白、手心湿透、 撒腿就跑(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一句话记忆 感觉神经:“老板,有情况!”(上报信息) 运动神经:“兄弟们,干活!”(执行命令)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