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几幅示意图中对“拟核”的标注不准确,提出标注建议。 关键词:原核生物;拟核;DNA;生物教科书 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细胞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图中细胞属于 细胞。 (2)写出各部分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很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1)原核;(2)①核糖体;②DNA;③细胞壁;④细胞质;⑤细胞膜。但是参考答案却是:(1)原核;(2)①核糖体;②拟核;③细胞壁;④细胞质;⑤细胞膜。那么,第(2)问中第②空到底是填“拟核”还是“DNA”更准确呢? 问题的探究 查阅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以下简称“教材”),发现教材中有两幅图都将该结构标注为“拟核”(见图2和图3),可见该练习题的答案源于教材。但是该结构呈细丝状,与教学过程中所说的DNA的存在形态相似。那么,“拟核”是不是就是原核生物的核DNA? 图2 图3 教材对于“拟核”有这样一段称述:“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按此说法拟核应该是一个空间区域,该区域内含有DNA。 那么拟核中是否只有DNA?王东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拟核主要由拟核相关蛋白以及DNA、RNA 组成”,该说法在维基百科中说的更加明确“拟核的主要成分是占60%的DNA和少量RNA以及蛋白质,后两种成分主要是信使RNA和转录因子蛋白质。” 翟中和等的《细胞生物学》(第3版)中很明确的展现出拟核(类核)与DNA的关系(见图4)。 图4 所以可以确定拟核是一个区域,该区域除了含有DNA外还有蛋白质和RNA等物质。在本题中②指向细丝状的物质,更加符合教学过程中对DNA的描述,所以②处应该填DNA更加准确,教材对“拟核”的标注是不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