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仪征中学的校园里,美从不缺席。它藏在晨光初绽的窗棂间,匿于琅琅书声的韵律里,更生长于少年们敏锐的双眼与丰盈的笔尖。近日,仪中学子以“寻美”为名,用镜头捕捉人间烟火,以诗行抒写青春哲思,在摄影大赛与三行诗比赛中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镜头寻美·定格时光的温度
摄影大赛中,学子们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高二(14)班张永怡用《她在菜花丛中笑》记录下南门菜市场摊主的温暖笑颜,十年变迁中,“人情美”始终如一。
高二(14)班靳心怡的《朝阳升起的地方》,把晨光与校园完美融合,阳光倾洒在日晷上,伴着琅琅书声,奏响希望的乐章。
高二(16)班刘轩的《画框》以建筑棱角为弦,将暮色谱成光的变奏曲,钢筋森林的斜影切割黄昏,取景框内上演城市与落日的温暖相拥。
周艳艳、李东杰、蒋泽轩等同学的镜头,或聚焦城市变迁,或凝望自然光影,每一帧都是对“美”最诚挚的告白。
当春日谢幕的尾声撞上立夏前的最后一场雨,仪征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会宣传部用一部《最是一年春好处》创意短视频,将校园的春景与青春日常凝成永不褪色的光影记忆。这场历时一个月的"寻美行动",串联起教学楼、音乐雨棚、升旗台等标志性场景,让转瞬即逝的春光在镜头里永驻:晨读时随书页晃动的青春,跑操时的环形队列,晚自习教室灯火与月光交织的光谱......
诗行寻美·书写青春的哲思
三行诗比赛则让文字化作星火,点燃了少年心中的诗意山河。
特等奖作品中:
高二(1)班侯广文以露水喻人生——“它来时是黑夜,走时是扶桑”,道尽生命的轻盈与圆满。
露水是最没有遗憾的,
它来时是黑夜,
走时是扶桑。
高一(3)班朱嘉旭笔下的成长如“钟摆絮语”,在黎明时分“光彩成河”。
成长是钟摆的絮语
在年轮的褶皱里蜷缩、蛰伏
黎明钟响时,无限光彩溢出,成河
一等奖作品里:
高二(13)班祁婧追问:“形似枯叶,翩翩是蝴蝶,何时飞向心中云和月?”
形似枯叶
翩翩是蝴蝶
何时飞向心中云和月
镜头与诗行,是仪中学子对“美”的两种形式的注解,亦是青春最生动的注脚。在这里,美不仅是技艺的锤炼,更是心灵的觉醒——南门菜市场的笑颜、晨光中的书声、露水与扶桑的哲思,皆因少年的热爱而熠熠生辉。
我们始终相信:教育的意义,在于让每一双眼睛学会发现光,让每一颗心敢于追逐光。今日,同学们以比赛为舟,载美前行;明日,少年们将以更辽阔的胸怀,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寻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