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大概念教学: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来源: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二生物备课组 时间:2025-04-30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贺宇(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郑达钊(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

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概念体系、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在进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时,需要分析概念体系,以找寻整合方向;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以明确整合范围;需要选取真实情境、统整核心问题并设计学习活动,在“情境-问题-活动”的有机融合中实现有意义的深度整合。本文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的大概念5 为例简述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  单元整合  教学实施


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都需要从事实知识、上位概念、重要概念逐级依序构建大概念。大概念是指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学科思想及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相对下位的概念是形成大概念的阶梯,而大概念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并运用的核心知识。搭建聚焦大概念的生物学概念体系是理解生物学学科逻辑的关键点。章节新授课中所涉及的知识难免零散和割裂,基于具体大概念进行几个章节的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概念,并将新课所学的碎片化知识重构成有意义的概念体系。在新课进行过程中或总复习时,择机进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十分重要。该课型的教学有一定路径可循,本文以基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大概念5 的单元复习课“和谐共生的人体各系统”为例,探讨单元整合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实施路径及效果评价。


01 单元整合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概括为7 个学习主题,共包含9 个大概念。以大概念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既保证了生物学的内在逻辑,又实现了课程内容“少而精”。初中生物学7 个学习主题中,部分主题存在容量较大、教学课时较多、学习周期较长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依据一定情境、问题及任务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辅助概念系统构建,有利于弥合知识间的割裂,帮助学生逐级构建学科大概念。

在新授课中加入单元整合学习,学生则可在教师引导下从事实知识零散的困境中梳理出明确的逻辑主线,将过去在不同时空里获取的知识整合为层级分明的概念体系,化零散为整体,促进概念体系构建。在向上构建大概念时,学生基于庞杂的事实性知识及众多零散概念,运用建模、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概念体系进行梳理与内化。在创生自己的概念体系时,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概念从外延到内涵逐级进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利用单元整合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知识迁移与问题解决。因此,单元整合教学可通过促进大概念构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践行知行合一等,增强学科的育人价值。

02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实施路径

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要对整合的知识内容进行取舍和重组。整合方向应是清晰的概念体系,要以概念发展为阶梯;整合范围应是精选的教学内容,要清晰内容的边界;整合工具应是有机融合的情境、问题和活动,将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的学习路径作为抓手。

2.1 分析概念体系,厘清进阶逻辑

进行整合教学时,教师可先于学生厘清大概念的本质及范围。在分析概念体系的过程中,可让零散的概念形成有序的体系,支持大概念的形成。教师进行整合教学设计前,可以先对大概念向下拆分出包含重要概念、事实概念等的概念体系,以此厘清概念进阶的方向,保证选取正确的概念进阶路线。

“人体的生理与健康”主题包含2 个大概念,即《课程标准》中的大概念5 与6。其中大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下有5 个重要概念,分别涉及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大概念5 的构建在整个学习主题中更加复杂且承上启下,因此选择大概念5 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更有必要。

2.2 确定教学内容,明晰整合范围

在实施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时,整合范围过宽会导致课程容量偏大,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概念实质。整合范围过窄会导致课程容量偏小,使教学内容与新课内容重复。偏差的整合范围不利于学生的概念进阶与体系构建,难以支撑起宏观大概念的形成。由此,教师应确定适切的整合范围以保证教学符合学生认知。

以北师大版(2015 年修订版)七年级下册为例,整本教材都属于第4 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该单元章节内外有诸多联系。聚焦大概念5 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第13 章“健康的生活”不必纳入教学内容范围中,因为这章更符合大概念6 的描述,与前5 个章节关联不够紧密。确定教学内容可保证大概念构建的精准度及深入度。

2.3 选取真实情境,搭建学习场景

分析清楚知识逻辑并确定整合内容之后,需要选取具体的真实情境作为载体,使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学习场景中进行旧知温习与新知迁移。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整合学习均围绕同一主线,逻辑更清晰,探究更深入。利用特定情境梳理所有概念及相互关系后,还可以用新情境中的问题或任务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在进行大概念5 的整合教学时,教师先想到“ 体检”这一情境,并进行课堂教学的尝试。知识串联虽较为顺畅,但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在后期教师更换了情境,使用“运动”情境后,发现后者更适应于大概念搭建。对2 个情境进行比较(表1)发现,情境选择需要与大概念紧密贴合,且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积极正面影响,也方便向外延伸。

“运动”情境在完成大概念5 构建时,逻辑顺畅,触及概念本质。为了让情境更加贴合学生生活,并能贯穿单元整合教学课堂的始末。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环节采取了多种“ 运动”主题素材,增加学生的沉浸式感受。如在课前让学生认真参与一次运动并记录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在课中以成都大运会比赛及学生在校园里的体育锻炼课程来引入,教师录制视频,关注学生在运动前后的变化,呈现电子手表等运动数据,以激发学生对“运动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所有子问题也围绕运动过程各系统的具体变化来提出,激发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思考,同时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够培养学生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态度和意识。

2.4 统整核心问题,驱动探究动力

选定情境之后,教师还应精心设计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应指向整合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形成。核心问题要能激发持续的思考和探究,并能提出更多子问题。问题要能激发讨论甚至辩论,且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并整合相关概念来进行解答。子问题形成的问题串是对核心问题的拆分,也是驱动相应学生活动的“引擎”。

在本节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提出了核心问题:人体各系统如何配合以支持运动的发生?子问题:1)运动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会心跳加速,面红耳赤?3)协调的运动过程是靠哪些系统调控的?4)哪些系统参与了运动的过程?5)人体各系统联系起来依靠哪些系统?核心问题贴合贯穿课堂始末的真实情境,指向大概念构建,是具体的问题,也是整合性的问题。该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具有引领性与驱动性。

由核心问题设计的5 个子问题中,从子问题1 的现象观察描述入手,可以将学生顺利引入情境中,也可自然激发其探究欲望。后续出现的几个子问题则指向合理归因及旧知回顾,是梳理与复习构建大概念需要运用的知识,其中与核心问题本质联系最紧密是子问题5,即人体各系统联系起来依靠哪些系统? 该问题难度较高,但在前几个子问题铺垫后再提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习进阶要求。问题提出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规律,可以持续推进学生深入思考。

2.5 实施学习活动,贯穿思维培育

学习活动是情境与问题的具体抓手,是整合学习功能和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学习活动需要“内动”与“外动”结合,既有动手实践,也有动脑思考。活动的类型可以丰富多样,涉及归纳、总结、推理、演绎、对比、阅读、建模等不同思维活动方式。从不同维度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利于大概念的构建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本节课中,教师一共设计了5 个学习活动(表2),落实了思维培养的多个方面。有效的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整合旧知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与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大概念,活动设计需要循序渐进,有梯度设计,从较低层次的低阶思维活动(如观察、描述等)逐渐迈向高阶思维活动(如评价、建议、应用等)。

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概念的本质属性,本节课重点采用较多触及高阶思维的活动3 和活动5 完成大概念构建。活动3 主要培养建模思维,活动5 主要指向学生创造与评价能力的提升。

03 单元整合教学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实施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额外的课时,但可以更稳固地帮助学生构建概念体系,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能在“情境-问题- 活动”的穿插与协同中,更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专注度。单元整合课比常态复习课有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有更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更及时精准的课堂评价,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在课后以练习的形式对单元整合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发现学生能更熟练地解决这类问题,在识别图文信息、作出合理分析并积极表达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该课型实施时间较短,在课堂模式提炼及实施策略研究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情境选择上还可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及兴趣,能更自然地进行整合,也可以选取来自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的新情境,符合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问题设计上还可进行更多推敲和编排,问题串与学习活动一一对应。一个学习活动解决一个子问题,由问题推动学习进程,让学习更具挑战性。在活动安排上还可以选择更多形式,在不同思维层次与探究维度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更加精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不同能力。在“情境-问题-活动”三者形成紧密联结并发挥更高效益后,还可以用多维的手段进行教学评价,以及时反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方便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学习痛点、难点等进行逐一突破。

文章来源:贺宇,郑达钊.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实施路径探索[J]. 生物学通报, 2025, 60(4): 53-56.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