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拉马努金吗?那个被称为“天才”的数学怪才,最初也只是个喜欢抄数学公式的学生。他靠着一腔热爱和无数个模糊的想法,熬过了没人教、没人信的日子,直到遇见剑桥的哈代,他才开始走上真正的成长之路。
天赋从来都不是决定论。哪怕他有天赋,也不是一开始就能一眼看清所有路径。他需要被看见、被耐心对待、被一步一步引导。
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他们也许现在不擅长表达,不知道如何反思,不会拆解问题。但这不代表他们永远不行,只是他们现在,还在路上。
Part03
自律,不是一种性格,
而是一种逐步建立的习惯
林同学刚入班那会儿,自律跟他八竿子打不着。晚上查寝时,他的桌子上永远是摊着没写完的作业,床边一大堆试卷,乱七八糟。安排他早读领背,他总是忘。数学作业常常拖到最后才补。
但他喜欢问问题,也敢于承认自己不会。我没急着批评,而是开始教他如何做时间规划,帮他建立每日学习小目标。我们花了整整两个月,才让他的学习节奏稳定下来。
高一上期中考结束,他考了全年级第六。他笑着对我说:“老师,我好像真的能坚持下来,不再乱了”。
一个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是靠我们一起陪着他完成的。
Part04
有些花开得晚,
但开出来会特别香
清北班,不应该只欢迎那些一开始就“像样”的学生。它更应该是一个允许每个孩子逐渐“长成他自己的样子”的地方。
我们的职责,不是按一个标准模板去塑造清北生,而是要做那个相信他们、等待他们、陪他们成长的人。
你要相信,即使现在看起来“还差一点”的那个孩子,也有可能是未来那朵最绚烂的花。只不过他此刻正在蓄力。
Part05
我们要做的,
是不着急地去看见
去看见那个课上走神的学生,其实正在心里默默想着怎么写作业;
去看见那个总是写错公式的孩子,其实在默默练习了三十遍;
去看见那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其实每天在日记本上写着对物理的好奇;
去看见那个不善表达的男孩,其实心里早已悄悄燃起对清华的梦想。
孩子不是一下子就会变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他们需要时间,需要锤炼,更需要在不断试错和纠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Part06
慢一点,
也没关系
亲爱的年轻老师们,你们很优秀、很有理想,但请你们不要太急。
教育不是工业化产品的流水线,学生也不是标准件。他们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成长时区。
请给学生一点时间,一点空间,允许他们不完美,允许他们慢慢来。
请你记得:最好的成长,一定是被温柔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