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选登】辨证看培训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08-27
 

辨证看培训

江苏省仪征中学 刘佳

教师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有寒暑假。是吗?假期的最大“福利”是什么?培训!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平时确实太忙,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就是假期,于是所谓的暑假就成了到处奔波的时间。我个人并不排斥业务培训,从教到现今,我也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有英语教师培训,有班主任培训,也有综合性培训,每次培训都能让我收获颇丰,其中学到的一些点也能辨证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

南京为期四天的培训,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一次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机会。每天不一样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精堪的理论阐述让我们受益匪浅,耳目一新。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一、 读书,丰富内涵

教师为什么要读书?要想学以致用,读书成才,就必须筑起自己的知识金字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这些古人言都是在告诉我们,读书是丰富内涵的最佳途径。现在社会,科技的进步,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有多少人还能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呢?要想进步,就必须排除干扰,潜心阅读!

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这话我并不赞成,首先此刻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也就是说人家的碗比你的桶还大呢,你说这怎样行?其次作为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汲取,我们正常看到现实生活中,有学生问老师问题,然后老师并不会。其实这个现象很正常,可是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很多途径去改善,甚至减少此事的发生呢?孩子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说光有一桶水够吗?假如这桶水还一直不更新,跟不上世界知识的日新月异,那还怎样给学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们不得读书吗?

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更是如此。试卷上的阅读理解,动辄涉及科学领域,社会文化领域,甚至未知的知识都有可能成为试题。试问,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师,如何有说服力地讲解题目的答案给孩子们听呢?现实如此,即使不得已,也要为之!

二、 坚持、脚踏实地

制定了目标,接下来干嘛?很简单,坚持下去。比如,你知道了要读书,然后呢?你买书了吗?每天坚持读了吗?有读书笔记吗?坚持了多久?英国的杰出哲学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阅读使人学问渊博、讨论使人反应敏捷、写作使人思考准确”,能够坚持写一点东西,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用。

教师应该善于积累,让自己不断提高,而且,只要愿意写,再说一遍前提,只要愿意写,总会有东西可以写。刘祥老师看到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事,都能有写作的念头,这充分说明,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实在不行,就从读书笔记写起。

我们要坚持读书,读完一部分之后,一般都会有一些想法,不管是积极的正面的,还是消极的负面的,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赶紧拿起笔,写下来,这样不仅写了东西,还对所读内容进行了针对性反思,效果可谓大也。

三、反思、提升自我

刚刚说到坚持,坚持写点东西,比如读书笔记。其实还有一件事一定可以做,那就是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多次重复,相反如果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就不可能没有进步。

教师这个职业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创造性也很强。教师只有每天进行不断研究,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自己最近有没有提高,才能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新环境,才能让自己越来越优秀。现实生活中,高中教师每天疲于奔命,背课、授课、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所有的所有都像定好的发条的闹钟一样,每天重复着,重复着。有多少人真正静下心来考虑过这一节课的得失?考虑过这一天的得失?另外,很多教师还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是刚入职的新教师,怎么背课,怎么写教案,怎么上课,早已经聊熟于心,还需要每天乐此不疲地反思吗?其实不然。教师在教完一堂课后,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为以后再教该内容提供实践上的保障,同时,也为后续同类教学预案设计提供了经验借鉴。经过这样多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后续教学的失误会越来越少,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会逐渐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认为一个教师如果不经常反思,他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水平上。所以,我们应该何去何从,答案已一目了然!

每次培训,都会有一些感想,这些感想能推动我们走多远,还得看自己能不能坚持。我呢,可以做的事一定会去做,新的思想和理论也一定会尽量结合实际,运用在实践中。

还是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吧!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