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学科导学案
期中考试试题讲评
研制人:杨钰 审核人:孔祥梅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授课日期:2024.11.12
一、课程标准要求
试卷讲评内容属于“古诗文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
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
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二、素养导航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准确、连贯、生动;
2. 思维提升与发展: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纠错导思
任务一:文言文翻译题+主观题
13.(1)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完善答案:
13.(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完善答案:
14.苏轼用“敏而静”来形容王弗,材料一第三段还有哪些信息能体现王弗的这种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任务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题。
江城子①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②,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③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①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月,苏轼在密州获悉自己又将调任他处,遂登上超然台写下此词。②马耳、九仙:均为山名,都在密州诸城县西南。③使君:文中指的是作者。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阕先写碧山与天相连,矗立在晚云间,词人站在高台上有一种超然之感。
B. 上阕实写词人夜间所见的美景,云彩很快地散去,今夜有美好的月光相伴。
C. 下阕写景动静结合,先写鸥鹭静静地蜷聚在一起,再写离去时的动态身姿。
D. 本词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写到“凄凉”,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16. 这首词结尾三小句写法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完善答案:
任务三:语言文字运用
在浩瀚的大洋江湖中,有一个常年栖息于海底、以善用“毒暗器”而令人 A 的门派——芋螺派。这个门派的成员昼伏夜出,善于伪装,遇到敌人,便射出带芋螺毒素的“鱼叉”,中镖对手顿时全身麻痹,束手就擒。
芋螺派中高手云集,地纹芋螺所用暗器与众不同,它对付的是疾游如飞的鱼类,释放出暗器后在较远距离让对手全身瘫软,然后再将之一击毙命,真是“十步杀一鱼,千里不留行”的狠角色。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独门暗器竟是人们 B 的药物——胰岛素。
这种暗器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这是怎样的动物胰岛素?【甲:______?】为了验证这种胰岛素的威力,科学家从地纹芋螺分泌的毒液中提取出胰岛素,将其注射入健康的斑马鱼体内,再分析血糖水平,结果发现斑马鱼的血糖迅速下降。当他们将这种胰岛素释放到斑马鱼的周围水环境中,刚才还活蹦乱跳的斑马鱼很快就变得 C 了。
这让科学家们更为着迷:胰岛素家族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圣杯”,竟然也是海底猎手的独门暗器。这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一百年前,科学家从牛胰脏中提取出了具有降糖效果的胰岛素,然而,他们早期提取出的胰岛素杂质较多且疗效不稳定,有流脓感染等毒副作用。①他们在利用兔子进行动物实验时发现,②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③会引发危险的低血糖效应出现,④使之休克甚至瘫软。⑤这种现象被称为“胰岛素休克”。⑥因此,在临床上对糖尿病人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时,⑦为防止这种情况不再出现,⑧护士要准备一杯高糖橘汁。
后来,科学家逐渐摸索出胰岛素提纯的工艺技术,【乙:______。】这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科学家发现,从地纹芋螺中提取的胰岛素与人类的胰岛素蛋白序列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胰岛素能够弥补目前的一些治疗缺陷。而芋螺派所用的“毒暗器”种类繁多,有望成为促进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这让科学家产生了更多的憧憬。
18. 请在文中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完善答案:
19. 请在文中方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4分)
完善答案: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完善答案:
21. 文段“毒暗器”“狠角色”两个词语富有表现力,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完善答案:
五、课后导悟:
1.重视培养文言文语感;
2.重视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3. 规范审题,规范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