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科导学案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
研制人:杨钰 审核人:孔祥梅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授课日期:2024.11.14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
本专题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第二个专题,设计宗旨是围绕历史类散文作品的研读,了解中国悠久的修史传统,考察这一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把握中国人善于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领会其中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
一、内容导读
1.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 西汉 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3.解 题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离骚 》。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 楚辞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直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素养导航
1.了解“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爱的国情感。
3.疏通字、词,培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三、问题导思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谗谄 枯槁 蝉蜕 滋垢 濯淖 不滓
惨怛 属草稿 靡不毕见 谗人间之 渔父 娴于辞令
怀瑾握瑜 啜其醨 温蠖
2.掌握1-3段重点实词
3.梳理1-3段文意,完成下列表格
层次 |
段落 |
主要内容 |
主要表达方式 |
第一部分: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
1 |
|
记叙 |
2 |
争宠进谗,屈原被疏 |
|
3 |
|
|
4. 本文开头介绍了屈原的姓名、家世、官职、才能,说明“王甚任之”,这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王甚任之”?
5. 怀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6.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离骚》?作者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7.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写《离骚》?
四、课后总结
整理1-3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科作业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
研制人:杨钰 审核人:孔祥梅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授课日期:2024.11.14 作业时长:45分钟
一、巩固导练(15分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模仿、效法
B.人穷则反本 穷:贫穷、贫困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抢夺、夺取
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属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人穷则反本 穷:贫穷
②亡走赵,赵不内 内:同“纳”,接纳
③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④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
⑤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通“嘱”,嘱托
⑥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继承
⑦娴于辞令 娴:熟练,熟悉
⑧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 适:到某地去
A.①②③⑥⑧ B.②③⑥⑦⑧ C.②③⑤⑦⑧ D.②③④⑥⑦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邪曲之害公也 遂取楚之汉中地
D.外欺于张仪 大破楚师于丹、淅
4.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伤害)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B.举类迩而见义远(类:事物) 不获世之滋垢(获:获得)
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顷襄王怒而迁之(迁:放逐)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浑浊的样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嫉妒
B.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滓:污染
C.举贤以自佐 佐:辅佐
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祖先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缀辑,撰写
B.人穷则反本 穷:贫穷、贫困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更改
D.厚币委质事楚 质:人质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遗憾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短:诋毁
C.人穷则反本 穷:贫穷,贫困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改变,更改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辞微:含蓄 可谓穷矣:处境艰难
B.贾生吊之:慰问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继承
C.顷襄王怒而迁之:贬黜 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D.《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度、无节制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嫉妒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夸耀
B.人穷则反本 穷:走投无路 博闻强志 志:记忆力
C.乃令张仪详去秦 详:假装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过错、过失
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连接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咎:怪罪、责怪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屈平之作《离骚》 ②邪曲之害公也
B.①又怪屈原以彼其材 ②举贤以自佐
C.①顷襄王怒而迁之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D.①为【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