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导学案第一课时(修改)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1-22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科导学案

《百年孤独》第一课时

研制人:杨钰      审核人:孔祥梅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授课日期:2024.11.4

本章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

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一、素养导航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

2.思维提升与发展:解读小说的象征意味,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本文的具体体现及其表达效果。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小说中创新的艺术手法,探究作品中作者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品味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分析魔幻和现实并存的情节,感受作品中渗透出的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理解特殊时代和地域的人类心灵和文化。

二、内容导读

1.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因为其在文学上的巨大贡献,他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式的人物”,也许这正是对马尔克斯的最好评价。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到一户普通人家,童年时代是在外祖父、外祖母家度过的,自幼对文学就非常感兴趣。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作家对法律毫无兴趣,他广泛阅读了大量文学著作,并且开始尝试文学写作。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50年代中期以来,马尔克斯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有《枯枝败叶》(1955)、《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1967年,出版其代表作《百年孤独》。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1975)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等小说。确立了其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2014年,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逝世,享年87岁。

2. 故事梗概

《百年孤独》以虚构的马孔多小镇为叙述背景,描写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老布恩迪亚为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携妻出走,在一片荒原上建造了马孔多村,晚年由于精神失常死去;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了32次起义,但都被政府军镇压,躲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最后厌倦了战争,自杀未遂,回家制作小金鱼打发残生;孙子阿尔卡蒂奥被反对党党徒枪杀;曾孙女蕾梅黛丝披着被单被一阵风刮上天而消失。曾孙阿尔卡蒂奥第二从运送罢工工人尸体的火车上逃回,下车后遇到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六世孙和姑妈乱伦,生下一个带猪尾巴的孩子——这个家族的第七代——后来被一群蚂蚁拖往蚁穴。最后,吉普赛老人的语言应验:马孔多被一场飓风卷得无影无踪。

三、问题导思

任务一: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如果要将节选部分划分成三大部分,如何划分?

任务二:分享感受

一对父母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在镇子上,来了一个客人,从此,带来了失眠症,使全镇的人都被感染,最后大家“遗忘”。都有哪些奇特之处?

马孔多:

吉普赛人:

印第安人:

阿拉伯人:

丽贝卡:

骨殖:

特效药:

猪尾巴:

音乐钟:

巴旦杏:

糖果小动物:

小铃铛:

    这些初体验,一个个零散但特殊的记忆,构成一个奇异的魔幻色彩的小说世界。这个世界文化交融,这个世界人们行为怪异,这个世界如何对待“疫情”?

四、课后导悟:

1.虚构是小说的基本特征,阅读作品,体会这种特征。

   2.作者为何要虚构一个“失眠症”?有何社会现实依据?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科

《百年孤独》第一课时

研制人:杨钰      审核人:孔祥梅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授课日期:2024.11.4作业时长:45分钟

一、巩固导练(1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

《百年孤独》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是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一直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 (1) 。一时间,马尔克斯名声大噪,成了世界级的作家。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轶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对这本书的看法,他说他从来没有读过,也不知道好看在哪里。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 (2) ,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一窍不通;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说出这句话。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被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扑面而来。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1.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  ) (3)     

A.对比  排比  比喻

B.比喻  对偶  排比

C.排比  夸张  借代

D.借代  反复  比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A.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

B.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由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由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由于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

C.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

D.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子可改写成:“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乱的感觉。”从意思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4.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4)

                                                                

                                                                

二、拓展导练(1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0)

《百年孤独》是20世纪的经典文学巨著,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一时间,马尔克斯    ,成了世界级的作家。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逸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的魔幻笔法,贾平凹说他从来没有读过《百年孤独》。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想必有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    一样;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说出这句话。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    。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5.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2)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的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都是含的判断句,说说二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4)

                                                                

                                                                

                                                                

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4)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