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神奇的植物激素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1-15
 

背景

植物激素(Phytohormone)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微量的植物激素便可起到调节自身生理过程的作用。已知常见的植物激素有六类:生长素(IAA)、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乙烯(Ethylene)和油菜素甾醇(BR)。虽然植物激素均为小分子简单有机化合物,但其生理效应却极为复杂,贯通影响了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其相互促进或抑制,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独特作用。

但其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难以提取,无法投入生产,因此价格高昂。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科学家们成功合成出与植物激素的功能相似的活性物质,即植物生长调节剂。随着现代化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应用,已成为近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问世以后,凭借低成本、多种类、稳定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组培扩繁、继代、种质资源保存、常规种植栽培等方面,为现代农业实现超产和提高商品性做出了重大贡献。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若按类植物激素种类分类,可将其分为6个不同类型,详见表1。

表1 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

图片



二、常用植物激素的作用


图片

除常见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以外,近发现的植物激素还有油菜素内酯、茉莉素、水杨酸和独脚金内酯等。实验者可有选择性的对受试植物施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观察其生理变化过程,以判断其作用机理,为后续相关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常见的植物激素作用如图1所示,下文会详细展开讲解

图片

图1 常用植物激素的作用

图片

1. 生长素类

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主要富集于生长旺盛的部位。根据不同细胞成熟度,调整生长素浓度,作用于不同植物器官,可控制生长进程、发芽阶段、防止落花落果或促进疏花疏果,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特征。其两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和植物细胞的成熟度三方面密切相关。

在组培中,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尤为明显。当其与不同激素组合应用时,可达不同预期效果。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增殖配合生长素使细胞继续增大[1];在有茉莉素参与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会被促进[2]脱落酸抑制生长,使衰老过程加速,但又会被生长素所解除[3];生长素的浓度适宜时,可促进植物生长,同时开始诱导乙烯的形成,反之乙烯的生成也会逆向调控生长素的运输[4]目前常用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有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按作用强弱依次为2,4-D>NAA>IBA>IAA,Coolaber储备液详细信息见表2。

表2 常用生长素类储存液

图片


2. 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植物激素,主要存在于细胞分裂旺盛的器官生理作用概括为:调节组织器官个体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外界胁迫等具体来讲细胞分裂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周期,加速细胞分裂前期的DNA复制。在体外施加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后,可使拟南芥产生一定的低温抗逆性[5]也可使黄瓜提高一些抗旱性功能[6]。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共同作用于培养基中,可使植物离体组织分裂活动旺盛,该现象在苍耳、大豆胡萝卜、豌豆等物种中得到验证。目前常用的分裂素种类有激动素(KT)、6-苄氨基嘌呤(6-BA)、玉米素(ZT)、2-异戊烯腺嘌呤(2-IP)、吡效隆(4PU/KT-30/CPPU)和噻重氮苯基脲(TDZ),按作用强弱依次为TDZ和4PU>2-ip>6-BA>KTCoolaber储备液详细信息见表3

表3 常用细胞分裂素类储存液

图片


3. 赤霉素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