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科导学案
《将进酒》第一课时
研制人:陆安琪 审核人:陈李莉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2024.10.21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
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
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诗词名作进行精读,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一、内容导读
1.写作背景
约作于天宝十一载,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此时,诗人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2.资料链接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诗达意,酒传情,写尽人生。诗和酒同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看看杜甫眼中的李白。(《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与酒的小故事】
①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②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在西域读李白》: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李白和岑勋、元丹丘的友谊】
岑勋生平不详。李白在《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中称他是“相门子”,但文献上没有记载。李白的同代人岑参有“吾门三相”之说,这里或许是诗人有意附会以抬高他的身价。后来隐居鸣皋山。《河南通志》说此山在嵩县东北50里。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李白和他的交往很深,在《李太白全集》中写给他的诗多达11首。从“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闻丹丘子营石门幽居》)来看,两人曾共同隐居过一段时间。嵩阳,即嵩山之阳,这正是元丹丘的主要隐居地。从李白诗中可以看出,他又常到别处去隐居或修炼。例如,“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说明他在西岳华山修炼过;从“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可以看出他还到过四川。
李、岑、元三人相聚饮酒之事,在《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诗中有生动的记载。全诗如下: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宵。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余未相知,茫茫绿云垂。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墀。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将进酒》很可能就是这次酒宴上的祝酒辞。
3.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素养导航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背诵全诗 。
2.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在聆听经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逐步掌握诵读要领。
3.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清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问题导思
任务一:整体感知,感受诗意
1.诵读诗歌,把握节奏
吟咏诗韵:在诵读中发现,全诗以七言为主,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综,以散行为主,用短小的对仗点缀,节奏徐疾变化,奔放不随性。这首诗篇幅不长,而五音繁会,气象不凡,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尤其是音韵、节奏随诗情起伏,缓急高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只有思随情转,音以律变,才能读此诗“于雄快之中”,从而“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1.《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2.李白怎样劝友人喝酒?为此找了那些理由?
任务二:研读诗句,把握情感
1.诗歌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采用了古代民歌中的什么手法?抒发了李白怎样的感叹?
2.李白因何要如此纵情于酒,透过“劝酒辞”你读到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请举诗中诗句分析李白思想感情上的变化起伏。
四、课后导悟
1.落实重点字词,背诵诗歌
附: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酒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有时就同影与形一样不离。诗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魏晋文学、唐诗和宋词。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已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催生文字的酵母。酒与饮酒活动,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斗酒斗诗,诗增添了饮酒之乐趣,而酒则舒扬了诗的精魂,酒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酒文化影响着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国古典诗词中必然会产生许多与酒有关的美文。鉴于此,小编决定带您一起畅游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追寻其文背后的点滴故事,细数那些如痴如醉的饮酒名篇。
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唐诗中写酒的诗作繁多,从它对酒和酒器的称谓便可探知一二。诗歌中酒的别称丰富多样,且区分细致。清酒叫“醥”,浊酒为“醪”,苦酒作“圣”,红酒作“醍”,白酒当“醙”;未过滤的酒可称绿蚁、浮蚁、椒浆、烧酒、腊酒、壶浆、酒醅和醽醁等;而酿造材料不同,酒名也不同,葡萄酒、菊花酒、黄花酒、桂酒、竹叶春和梨花春等等,不胜枚举。与酒相配的酒器也是纷繁多样,盛酒之器有缸、瓮、尊、罍、瓶、缶与壶等,饮酒器具有杯、盅、壶、卮、盏、钟、觞和碗等。
唐诗中不仅酒与酒器名称多样,其饮酒场合也十分丰富。
首先,宴会亲友,叙团聚之喜悦。“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偶然的久别重逢,喜上眉间,煮一壶清酒共饮畅叙。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将散尽,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感溢于言表。唐代写酒的诗歌中,宴会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饯行好友,叹离别之情愁。好友将远行,作为其挚友,为临行客设饯行宴。此间共同回味两人之间的美好友谊,为其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并表达自己的绵绵离愁,这是唐朝大多数文人会都有的饯行之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离愁尽现于此。
再次,犒飨将士,咏为国捐躯的英雄豪迈。唐边塞诗中,那些为国守边的将士,他们心中既有报效祖国的豪情,又有背井离乡,远离亲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兴,在荒凉大漠的衬托下,谱写出无数悲壮的战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令人钦佩。
最后,小酌独饮,抒人生之感慨。唐朝诗人们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或悲叹生命旅程的坎坷艰难,或发泄放荡不羁的情怀,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付诸于杯酒之中,以酒抒情,托物言志,咏成许多千古诗酒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悠然之态尽显于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的内心可见一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少侠之气颇具感染力。
总之,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他们反复酝酿,促就了醇厚而浓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科作业
《将进酒》第一课时
研制人:陆安琪 审核人:陈李莉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2024.10.21 作业时长:45分钟
一、巩固导练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钟鼓馔玉(zuàn)岑夫子(cén)奔流(bēn)
B.扪参历井(shēn) 噫吁嚱(xī) 轻裘(qiú)
C.沽名钓誉(gū) 恣欢谑(xuè) 金樽(zūn)
D.烹羊宰牛(pēng)将进酒(qiāng) 恣睢(suī)
2.《将进酒》中下列加点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朝如青丝暮成雪 B.会须一饮三百杯
C.钟鼓馔玉不足贵 D.与尔同销万古愁
5.《将进酒》中运用“陈王昔时宴平乐”的典故的作用是( )
A.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表现美好的追求。
B.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表现现在生活的自在。
C.借陈王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D.借陈王曹植的典故感叹今非昔比。
6.理解性默写 
(1)《将进酒》中写曹植设宴饮酒、豪情满怀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了黄河的浩大声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6)《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导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