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 今天我们听了魏荣媛老师的《信息的智能化加工》公开课。对于这节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为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这堂课明显课程内容容量大,时间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新教师魏老师紧紧围绕课标,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公开课。 下面我就本节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课题引入非常流畅,恰如其分,本节课用阿里巴巴的咒语在今天能否实现来进行课程引入,让学生一下明白,在今天的社会中信息的智能化加工已经无处不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了动力,才有结果。所以这堂课的开堂就使本堂课成功了一半。 2、对于这样一堂内容多,容量大,时间紧的课程。魏老师采取了利用网站课件进行教学的方法,很好的把大容量包裹了进去,学生平日最喜欢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就是关于网络部分的。而把网站课件挂在学校服务器上,让同学们打开网址进行学习活动,尤其是在课堂任务上直接进行点击链接来进行探究,即很好的把握了时间,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着进行学习探究。在以往的PPT授课中肯定不能这样方便的进行教学。所以我认为今后对于这种容量大,内容散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利用网站课件进行教学。 3、在细节处当然一堂公开课也会有一点点小的遗憾,我们经常说教育是不完美的艺术,对于本堂课当然也有一些:例如在学生探究活动开始前魏老师由于一时紧张,忘了给出课件网址,造成了一分钟的混乱。 吴敏: 1、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出现在了学生反馈环节上,分组活动完成后,每个组派出的发言代表很好的把信息智能加工的应用的几个活动的特点,对我们今后工作学习的重要性等表述的即合理,又有趣。在这个环节也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明显看出,在平时魏老师的教学中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学生的信息素养相当不错。 2、另外还有在学生反馈环节时有位同学对智能信息加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时魏老师由于时间关系,直接进行纠正了。我认为可以引导为主,不要着急进行纠正。让学生开展一点点小小的讨论,把他头脑的观点顺理成章的引导过来,可能会更好。 朱芸: 大家说的非常好,我就说一点,我校的教学软硬件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一些应该让学生看到的视频、动手的工具没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如果加上这些内容我相信课程一定会更加出彩。 总体来说,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整节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师的教态、教学思路和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都是非常好的,魏老师作为一个新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能力、授课时活跃的思维都是有我认真学习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够听到更多这样优秀的公开课,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