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公开课
我们先来读吧,这个主题就是字面上的这个五个字,春江花月夜,那么它就是五个要素转组成的一个唯美的图景,就从这个地方开始,但是他也不是纯粹的这个写这个一个唯美的景色,他是从这里面推导到什么地方去?推导到人在世间这个有限的人生和和无限的宇宙的这样一种对应。
人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而自然是一个无限的存在,世界是一个永恒的无穷的,这个世界是永恒在无穷的这个,而个人只是一个短暂的存在。那么这个这样的一个主题,这样的一种主题我们当然知道,就是说它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一个主题。在中国古诗里面很早就会有这一种,就是生命的这个个体生命的短暂和这个宇宙空间的无穷的这样的一种对比。但是这样的一种对比,它会引出来的情绪会不一样,它有时候会导致一种比较沮丧的颓废的一种心情。那么或者说导致一种这个及时行乐,这个我们在这个《古诗十九首》里面就看到,《春江花月夜》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他在描写这个宇宙的这个宏大和这个生命的短暂的时候,他往另外一个地方去推动,这个推动就生命正因为它是短暂的,所以他才是美好的。由于他的短暂,所以他特别美好,他往那个方向去推动,然后他最后归结到什么呢?归结到一个爱情上去,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短,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使这个生命变得更美好,而是能够使生命变得更美好的,几乎是唯一的途径是有一个美妙的爱情。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就是说它是自然、宇宙、人生、爱情这样的几个层面组合起来的,这个几个层面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然后我们来读这个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时候诗人就是一个诗人,一个天才诗人,或者说一个诗人以他的天才面貌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真是只有惊讶。这个句子一开始就是很惊人的,大家写春江花月夜,那么他现在要把几个要素推动出来,是吧?春天是吧?江水是吧?月亮是吧?那么月亮怎么升起呢?依然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升起是吧?也是这个人这个月上柳梢头,人月黄昏后,是吧?是一种月亮升起的一个环境是吧?或者你用现代诗来写的话,这个破墙的后面这个月亮,这个露出了他的寡妇的脸,也可以,是吧?灰白的,这个沮丧的那个寡妇的脸,也可以,月亮可以在各种条件和各种环境下呈现出来。
那么那么在这首诗里面,它是从写春江的时候,然后把它引到海上。为什么引到海上?这个大海的辽阔,在辽阔的大海上月亮升起,它是足够的壮观和足够的华丽,它同时也会引导人,就是说心胸开阔,你忽然觉得面对着一个宏大。当在这个地方,他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时候,你面对的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而在这个宏大的世界里面,你所体悟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然后这个月亮一旦升起以后,这个那么月光就投向这个大地,投到什么呢?投在这个水波之中,所以这个所谓月升而千江明,所有的江上都泛动着水波。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个推动的过程,你明白吗?春江潮水连海平,这个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着眼于一个,当然是它不是很具体的指某条江,在这诗歌里面可以理解为是一条江,某有一条江水流向大海,那么那个大海,然后把你的目光引向大海,大海上升起月亮,当月光投射下来的时候,所有的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江水都泛动着月光的美,甚至非常空灵的,但是也非常哲学的,它很宏大唯美,但是它后面是哲学的,就是怎么去理解呢?就是在万象的背后,在一轮月光映照在这个千江万水的之中的时候,他会引导一种感受,就是说这个世界统一于某种力量,这世界统一于某种力量,统一于某种我们所不能够确切的理解,确切的把握的一种力量。
然后这个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样 5 个要素就已经全部出来了。你如果是用一个镜头去表达,就是用一个镜头去表达这个春江花月夜的话,你会发现春江花月夜它是一个长镜头,它中间就完全就没有停下来,这个从头到尾是一个完整的长镜头,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所有的要素都是连环的,连环的转折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是吧?海上明月共朝生是吧?然后滟滟随波千万里又要投下来,是吧?然后何处春江无月明是吧?然后这边又是一条具体讲,就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个镜头就没有停顿的,就是说没有断绝的,但这个镜头没有断绝的,就是这种委婉曼妙,这个声音本身就是委婉曼妙的。
诗歌的这个转折变化,这种流动性也是非常的,这个委婉曼妙的,然后整个世界就笼罩在月光之中,整个世界就笼罩在月光之中,我们知道这个月是一个月,月色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我们在中国的文学和世界的文学里面都会看到这样的这样的一种感受,就是在月光下的世界,它特别的美好而带有一种神秘性。《诗经·月出》就想说需要一个女孩在月光下缓缓走动的时候,给人带来的一种美妙的感想和一种伤感性。
在世界文学里面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类似的这个例子,因为月光的这种朦胧,它会带来一种幻想性。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它既是就是当下的和感性的,又是一种这个飘逸的和联想的,就是说他把当下的和感性的和这种飘逸的、联想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这个时候整个世界笼罩在这个月光之中,然后这个就来写这个月亮。
江天一色无纤尘,这个没有一点雾霾,嗯,这个皎皎空中孤月轮,那么聚焦在这个月亮上,那么聚焦在这个月亮时候,这个地方发生一个什么呢?发生一个主题的转化。我刚刚说过了,这个诗歌是有几层内容结合成一个中心主题的。那么春江花月夜这个这些唯美的要素都一一这个呈现出来,并且组合成一个几乎是完美的自然图景的时候,那么它再往下推动,推动到什么?就是人和这种世界的关系当中去。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个江边是谁最初看到月亮,这个江上的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照耀着人的?当然我们现在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所谓科学的方法去解释人类的起源,世界的起源,宇宙大爆炸,猴子怎么变成人之类,或者怎么样怎么,但是这个解释是不是就是很充分的。还是一个问题,那么对于古人来说,它没有这样的一种解释,世界的宏大、深邃是人无法真正的去把握,真正去理解它,它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我不知道我们有时候走到深山,走到高山,在半夜里了,我们对着夜空的话,是不是那个自然科学知识就足以消解我们对自然的那种神秘的感觉,或者说这个课本上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不是仍然是一种不做到的一种揣测而已。我们还回到这个诗里面,人生代代无穷已,世界是一个无穷的存在,这个江月年年望相似,是一个永恒的存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面有一个很亲切的感觉,一方面就是说他是拿一个生命的短暂和这个无穷的世界所做对照。我一开始就说过了,做这种对照的时候,它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就是说这个宏大的宇宙,它对短暂的生命造成一种压迫感,它会带它会使生命显得孤独、焦虑。这个和无望世界如此的宏大,我们就像一片秋叶一样,一片秋叶它会带来一种压迫感。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的时候,就是说从人和世界的一种亲切的关系上去看的时候,你会产生另外一种感觉,我们和这个世界是非常亲密的。
不知江月待何人,这句话是很亲切的,江上的月亮,他在等待谁?那他在等待谁?每一个人都是被这个世界所等待的人。从生命的独一无二,从个体的这个独一无二这个角度来说,因为世界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你用你的方法去认识了世界,你用你的方法去认识他的世界,就说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赋予世界意义,因此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因此,你也可以认为当我们看到江上的月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这样去想,我正是那个月亮所等待的人,因为我来了,世界才是如此之美的,因为我到这里,世界才是这样美好的,而且这样这么好,这是另外一种认识人生的方法,认识人的方法,虽然我们不能说诗歌明确的这样说,但是从诗歌所描写的这种所描绘的这种意象当中,它可以我想是可以营造这样的情绪,就是人和世界有一种亲切的关系,另一个就是亲切的关系,比起世界的美好是因为我们,而我们赋予了它一种美好的意义,它才是如此美好的。
那么我们再往下看的话,然后就转落,从这个抽象的这种人生的这种感受,这种哲理性的感受转入到什么呢?转入到这个具体的人的生活环境当中去,但这个所谓具体的生活环境,它仍然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他只是一种实在的生活环境。我说这话好像大家听上去好像很矛盾,简单的说就像音乐剧一样,音乐剧里面有人物的活动,是吧?那么这个人物的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个人物的活动它是没有姓名的,它是没有身份的,也就是说也就是它要表达的东西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感受,所以它不需要一个具体的身份,它不需要是范冰冰还是这个李冰冰来充当这个角色,他只是说世上有这样的人,他们如此的生活,他们这样的生活,说大家注意这个转折好吗?这首诗的这个美妙全在于就是说它的这种连贯,而且连写的一个一篇文章,大家知道,大家写作文就知道,一篇作文如果是从头到尾都是连贯的,这篇作文就是很容易形成一个死蛇的样子,它这个连贯中间的这个转折,它需要非常的优美、空灵和出人意外,出人意外是非常重要的。
您没想到他会这样转,没想到这样转,如果说这个从前面来看的话,我们还觉得他很它很自然的话,你这个地方的这个转折就非常的漂亮,白云一片去悠悠,天上不是有月亮吗?天上有月亮吗?那么有月亮就有云是吧?有云,有云就会飘是吧?云一飘,飘到哪里?故事就在那个地方开始,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写诗的方法?哈哈哈哈,这个白云一片去悠悠,去到哪里,青枫浦上不胜愁,就到一个点,到一个地点,那么有了地点就有人物。
这个谁家今夜偏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是这个晚上不归的游子?谁是这个晚上相思的妇人?两个提问,这个提问就可以把它落实到什么我刚刚说的这具体的人生当中去,具体的人生把一个抽象的这个理念的东西转换到具体的人生当中去。那么提了两个问题,谁是游子,谁是思妇?那么就先从思妇开始,何处相思明月楼,为什么不从这个游子写起呢?当然也可以先从游子写起了,从至少从这个连接上来,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你明白吗?这是它这一个场景,它中间不跳的,不断掉的,我总是很想,就是说设想,如果说要你去拍一个这个春江花月夜宴,你要把这个长镜的感觉拍出来,好像这个镜头从来没有断过,这个拍出来是很难的,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照着那个思妇的这个梳妆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因为这个在古诗里面,月亮它是美的,同时月亮常常是这个,就是说一个引起相思之愁的一个触动相思之愁的物象 。那么所以这个时候看到月亮,人就更容易产生一种忧愁感,所以这个玉户帘中卷不去,把那个帘子收起来,他照在帘子上让人很烦,能把帘子卷起来,但是帘子卷起来月光还在那里。 捣衣砧上,那个捣衣砧跟那个思妇的这个身份是相联系的,因为古代游子在外的时候,那么那么连接这个油游子和的中间的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寒衣。到了天寒的时候,女人要为她的丈夫制作这个衣服,所以要捣衣。捣衣就是把那个古代的那种麻一类的衣服,他要捣了使它暖,丝也要捣,要把那个、胶着给捣出来。所以捣衣是古代妇女的一个重要的活动。捣衣也是思妇诗一个常用意象,而此时相望不相闻,望是一个动作,但是这个望实际上是思念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彼此思念,但是又不能看到。那下面这个漂亮,愿逐月华流照君,怎么过渡到男方去?你看前面从那个月亮要过渡到这个人间,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个非常哲学的东西,要转换到人间的具体生活去,他怎么转?白云一片去悠悠,他就去了。这个飘的太厉害,这飘的太厉害,读到这个地方有时候你就是很震惊,你就觉得这句这个词只能这样写,但是叫你呢?你永远写不出来,也就是就这种感觉。然后这下面也太妙了,此时相望不相闻,这时候彼此思念,但是没法看到,怎么才能看到?愿逐月华流照君,这让我追随着月光,到你的身边,就实际上也可以说是让我化成一这个月光,悄悄爬上你的胸膛,那么那么,那么下面就有一段过度了,鸿雁长飞光不度,太漂亮了,这个什么叫光不度呢?就是不能穿越,整个世界都在光之中,鸿雁长飞光不度,在夜空当中鸿雁,当然你要是指着他那个科学常识指的大雁,夜里一般不飞,但是他诗歌里雁是飞的不行吗?我这个雁是跟你那个雁不一样,是吧?唉,这个景象很漂亮,大雁在夜空中飞,始终在月光之中,这就这鸿雁长飞光不度,那么下面是什么呢?鱼龙潜跃水成文,他在空中飞,可以看到下面的水月的变化,水月的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鱼龙潜跃水成文,你可以感觉到这个特别有镜头感,从愿逐月华流照君,你看明白了吗?就化成一片月光了,那么这个地方是月光转化成大雁了,大雁在光中飞翔,然后下面还有这个飞翔过程当中的这个风景,鱼龙潜跃水成文,飞啊飞,飞到哪里了?飞到那个扁舟那个游子身边去,看到游子身边,然后就落实到游子,这个中间的过渡,大家注意一下这样这种过渡。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昨夜闲潭是安静的水潭,为什么是闲潭呢?闲潭是一种特别安静的,这水是非常安静的,所以潭的美就在于它静,竟然说它是个梦落花,那么这个静被什么东西打破?这个落花飘下来,你如果用镜头去表达的话,就是那个花不能大片大片的飘,只能一片一片的飘。啪,轻轻的飘来,啪,撞在水上,好像有一点点声音,那种感觉,啪,掉在这个就是他梦。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春天过去了一半还没有回家~江水流春去欲尽,这个江水流动的时候,时光也在流动。这个江水流春四个字,你这个大概是只有汉语能够这样组合的,用其他语言要这么简单的组合很难。他说江水不停的流,时光也不停的流,春天就慢慢的流失了,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江水流春去也尽。江水不断的流,春天不断的过去,那么春天就快要消失,唉,江潭落月复西斜,月亮升起以后,月亮又要落下去了,这个结构非常的完美,对吧?前面是海上明月共潮生,就是一个从思妇那的忧愁写到这个游子的哀伤,然后这个月亮开始要往下落了,往下落了时候你要做件什么事情呐?斜月沉沉藏海雾,月亮又要回到海里去了。这时候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和潇湘,在中国古诗里,它代表着北方和南方,潇湘是一个有意蕴的词,我没时间多说了,这个红楼梦,这个林黛玉住在潇湘馆,跟那个,这个舜的这个妃子的故事,就那个湘妃竹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这里我简单的说就是说碣石代表着游子的这个漂泊之地,就像北漂,嗯,这个潇湘代表的那那女人的居住之地,碣石和潇湘相隔着无限的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不知道在这个月下有几个人,有多少人匆匆的赶回去,为什么乘着月光赶回去,再不赶回去春天就没有了,因为江水流春去欲尽,你要知道美妙的青春也是去欲尽的。你要知道生命是去欲尽的,所以有一个人在这个世上等你,你赶紧回到他身边去,因为世界是如此美好,生命是如此美好,而这个美好是不长久的,就是他不长久他才美好。你要活1万年,它一点也不美好。我只能把这个诗歌的线索给大家梳理一下,你要做解析真的很多余,我这次把这个要点给大家做一下,就是说它的结构,它的主题的结构就是从春江花月夜到这个宏大的宇宙和短暂的人生,以及这种短暂的人生,所引发的一种情感内涵。
这个情感内涵就刚我刚说的就是特别是表现在这个不知江月待何人。就是说在这个宏大的宇宙面前,生命它并不是一种被压迫的一种焦虑,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然后因为生命是如此美好,然后他把转到爱情,这样说吧,但月亮升起来的时候,这个世界充满着月光,月亮落下去的时候,这个世界充满着爱情。当然你如果用一种恶毒的写法,你给他回到家里去,他老婆正跟别人在一起,那么这也是一种写法,这是文学的另外一种写法,生命是不断的遭受各种残酷的打击的,哈哈哈,但是我们也非常的愿意,或者我们更愿意,生命是这样的:我们为人所爱,我们也爱爱我们的人。
在这个为人所爱和爱我们所爱的人之这样的世界里面,我们享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它的春花秋月,真的很优美,这个我看到已经很多这个解这首诗的人,忽视了一个这个诗最大的要点,就我刚刚说的就是它的这种连绵性和它的转折,以及这种转折的这种空灵,这个异想天开的,但是又好像又很简单,就是它不是一种很奇特的转折,它只是出人意料的,但是又非常的自然,出人意料的自然。诗歌里面大概最难得的就是这种东西,就是说它是出人意料的,但是它很自然,就这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