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2022-2023学年仪征市高中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风采展示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3-11-22
 

2022-2023学年仪征市高中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风采展示

仪征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

图片

谢霞老师


谢霞老师,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秉承“教好书,育好人”的理念,潜心教学24年,她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近八年一直任教高三,担任2016、2017、2020、2022届高三不同类型班级班主任,并任校第二支部党支部书记,曾获仪征市新长征突击手,仪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01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图片

工作中她立足课堂,针对不同的班型,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学方式的研究,通过数学教学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着重培养理科实验班学生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文科实验班学生跨学科融合能力;理科普通班学生严谨认真态度:文科普通班学生抗压抗挫能力。不同类别的学生不仅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且促进了毕业后在求学和职场中的发展。

图片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02


她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多次危难之际,勇挑重担。2020年疫情期间坚持在网上管理班级学生及线上授课,复学后高考延迟一个月,7月9日刚送走一批孩子,一周后又接手了新的高三学生,八年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暑假。


03

不忘初心,言传身教

图片

作为一名教师,二十四年如一日的勤勉付出,她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作为班主任,她始终心怀学生,情系学生,像阳光般温暖每一位学生;作为支部书记,她不忘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她愿,三尺讲台守初心,四季耕耘育桃李。

图片

图片

图片

吕晓娣老师


吕晓娣老师,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仪征市高中英语中青年教学骨干,扬州市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扬州市高中教育先进集体成员,校先进工作者。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并取得优秀成绩,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职责,宣传和实践学校求真务实的教学精神。吕晓娣老师业务能力突出,连续多年担任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率先垂范,关心爱护学生,注重团队合作,教学实绩突出。为了顺应新高考的变化,吕老师认真研读专业书籍并参加线上线下各类新高考理论和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更新教学理念和开拓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吕老师能够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积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约谈2-3名学生,答疑解惑,帮学生排除学习困难和心理压力,尤其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重拾英语学习的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图片

图片

教育箴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图片

周标老师


三尺讲台前,一站三十年。周标老师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潜心教书育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以来,多年任教高三,为江苏省仪征中学向各地高校不断输送优秀人才、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划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周标老师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在新时代的教改浪潮中,奋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周标老师认为,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智慧。在课堂上,他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对课堂有充分认知准备和心理准备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避免在低效的题海中浮沉,尤其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让进步一点点发生。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凸显并加深了课堂以德施教的德育阵地的色彩,学生不仅要成才,更要成人。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正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目的。周标老师深知,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当是每一个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俱往矣!荣誉属于过去,我当放眼未来,永远做好现在”誓言无声,脚下有路。终身学习,终身从教,陶冶情操,涵养学识,周标老师脚踏热土,步履沉淀担当,成就了一道道充满无限可能的教育风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韦娟老师


韦娟老师,2002年8月参加工作,连续多年承担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个人曾被评为“仪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仪征市优秀班主任”,所任教的班级曾获“扬州市先进集体”等荣誉。

01

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她经常找孩子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不是简单地单向传输,教育是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彼此互助,共同成长。她坚信只要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心,总能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

02

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