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动物在形成卵细胞的同时产生的三个较小的细胞称为极体。当第一次成熟分裂时,形成一个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小的第一极体;第二次成熟分裂时,同样产生一个小的第二极体,同时,第一极体也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
减数分裂过程图

问题:选考试题中多次出现极体,甚至要求区分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极体有什么生理作用,就是为了让卵细胞有足够营养物质吗?
试题1:(2015年安徽高考试题)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
解析:这种情况下,雌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W,形成的雌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Z或W,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所以后代都为雄性。
答案: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
试题2:(2011年福建高考试题)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 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
解析:ZW有1/2概率产生Z卵细胞,另外3个极体分别为Z、W、W,故ZZ概率为1/6,ZW概率为1/2×2/3=1/3;有1/2概率产生W卵细胞,另外3个极体分别为W、Z、Z,故WW概率为1/6,ZW概率为1/3。因为WW不能存活,故ZZ占1/5,ZW占4/5,所以雌性比例为4∶1。故答案为D。
火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