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解析】蜜蜂家族的遗传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3-05-16
 

蜜蜂家族

自然界多数生物体是二倍体,而动物几乎全部是二倍体。少数动物还有自然存在的一倍体。

例如,某些膜翅目昆虫(蜂、蚁)和某些同翅目昆虫(白蚁)的雄性个体等。

蜜蜂群体由蜂王、雄蜂和 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 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 (2n = 32),雄蜂是单倍体(n= 16)。

咱们知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来的,那么单倍性雄蜂是怎样形成单倍性精子的呢?

蜜蜂的雌性个体,会先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卵细胞若不受精则孵化为雄性个体;卵细胞若受精后产生的受精卵则孵化为雌性个体(蜂王和工蜂)。

雄性蜜蜂在产生精子时,它的精原细胞也经过连续的两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单极纺锤体(monopolar spindle),仅在细胞的一极挤出一个无核的细胞质芽体,不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则按正常的方式进行,但是到了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每个染色体却按常规进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于是精子内的染色体数目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即单倍体。所以这次分裂实质上相当于一般有丝分裂。结果每一个精原细胞仅形成两个精细胞,分别具有雄蜂原来的单倍性染色体数目,因此雄蜂的精子具有正常的功能。这种特殊的减数分裂叫做“假减数分裂”。

图片

图片


例题:

1.一个雌蜂和一个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aabb×AB     B.AaBb×Ab
C. Aabb×aB     D. AABB×ab
解析:F2雄蜂的基因型来自母方(即F1的雌蜂),F2雄蜂的基因型共AB、Ab、aB、ab四种,即F1雌蜂的配子为AB、Ab、aB、ab四种,所以可以推测F1雌蜂为AaBb。又由F2雌蜂的基因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所以F1雄蜂为ab。进而推测出亲本的雌性为aabb,雄蜂为AB。

答案:A

2.蜜蜂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蜜蜂长绒毛对短绒毛为显性、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一只雄蜂与蜂王杂交,子代雌蜂均为褐色长绒毛,雄蜂中黑色长绒毛和黑色短绒毛各占一半。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雄蜂的体细胞和有性生殖细胞中都不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B.亲本雌蜂性状为黑色长绒毛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C.亲本雄蜂性状为褐色长绒毛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精子

D.蜜蜂体色和绒毛长短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解析:雄蜂为单倍体是由蜂王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雄蜂的体细胞和有性生殖细胞中都不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A正确;由于后代雄蜂黑色长绒毛和黑色短绒毛各占一半说明亲本雌蜂为黑色长绒毛可以产生两种配子B正确;由于后代雌蜂均为褐色长绒毛说明亲本雄蜂为褐色长毛绒只能产生一种配子C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组数有关而与性染色体无关D错误。

答案:D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