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会变得优秀。
当一个人自律到极致的时候,即便你起点不高,即便你受尽嘲讽,全世界依旧会为你让路。
说到底,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唯有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之前在疫情隔离期间,运动员隔离vlog频上热搜!

凭借隔离期间自律的独居生活,#奥运健儿隔离时有多自律#、#全红婵隔离期超自律!#等冲上热搜,点燃全民围观运动员隔离生活的热情。一条弹力带,一对哑铃,一面白墙,一张睡床,都能成为运动健身的道具。



一个个健身影像,让网友们直呼,“这批运动员实在太拼了”。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运动员的正常操作,坚持锻炼也属于他们的工作之一。但正如网友所说:“想象一下高考完还在熬夜看书的状态,就明白运动员到底有多拼。”
马龙曾在谈到自己“高龄”参赛夺冠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一个运动员如果自律的话,还是可以坚持很长时间,这是我现在一直在追寻的目标。”自律,不是运动员的标配,却是每个“出众者”的共同特点。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最低的,而自我实现则是最高的。
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只是低级的需要,因此,也就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牺牲。
而越高级的需求,就越需要持之以恒的专注,需要屏蔽各种各样的诱惑,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
就像有的人每天打游戏、逛商场,泡酒吧,过得浑浑噩噩,而有的人疯狂训练、专注技术,用心完成,目标坚定。
久而久之,人与人的差距就拉开了。
这个世界的真理就是:每一个小小成功的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付出,每一口蜜糖都需要用苦涩的汗水去换取。
高度的自律,创造高级的人生,而自我放纵,就会在低级的欲望里越陷越深。
高手都是持续性自律
废人才是间歇性自虐
所有优秀的背后
都是苦行僧般的修行
山本耀司说过:“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而自律的人,势必靠决心认真地活着。”
每一天我们是自律还是放纵,看起来并无多大差别。
可是时间永远是奋斗者最好的朋友,是萎靡者最残酷的敌人。
当一年、五年、十年过去,就会发现,自律与不自律,造就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科比说:“你羡慕我的成功,可是你看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我看了整整二十年。”
那些看起来牛气哄哄的人,都曾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一边擦泪一边奋斗;那些看起来被命运眷顾的人,大多数都有不为人所知的付出与艰辛。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弥散,后者涓涓不息。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