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因学习目标不明确、怕苦、畏难等而产生的错误动作,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采用一些诱导性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转移形成的错误动作以完成正确动作。
起正迁移作用的动作技术之间,具有积极的诱导和相互帮助的效应。当学生错误动作出现时,教师将学生诱导到具有正迁移特点并掌握得较好的动作技术上来,以便有效地纠正错误动作。
学生通过对所设标志物和人体在空间的方向、位置关系的判断,按照动作技术的要求来控制身体动作,及时地纠正错误动作。例如:在投掷动作学习中,为了学生能掌握好投掷物出手时的角度,可在投掷区前面设一定高度的标志物(橡皮筋、竹竿等),要求投掷物出手后从标志物上方越过,经过反复练习即可纠正出手角度低的错误。
学生因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通过正误动作示范对比的方法,弄清正误动作的不同之处,沟通正确与错误动作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及时纠错。例如:在投掷动作学习中,最后用力阶段没有左侧支撑(髋部挺不出去),这就降低了球出手的高度与远度。教师可以采用示范错误动作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再通过正确与错误动作对比分析会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