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关于杂交水稻的一些误会2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03-30
 

常规良种不建议自行留种

常见“杂交稻种不能留种,常规稻种可以留种”的说法,但这不完全正确。

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与玉米等异花授粉植物相比,天然异交率在1~4%,择优留种1~2代问题不太大。但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漂移等在每一次授粉时都在发挥作用,所有优良品种无论是内在的基因还是外在的表现性状,其“稳定”都是相对而言的。以抗病能力为例,其“稳定”更为脆弱,不仅品种抗病基因是相对“稳定”,各种致病(如稻瘟)微生物的各个生理小种和品种抗病基因之间也一直都处在动态的此消彼长的“对抗”中,最终表现为曾经的高抗品种一旦广泛种植后或快或慢都会抗性下降变成易感品种。

所以,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必说,即使是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在育种者手中,严格按品种特征特性“择‘典型’留种”繁殖10代后其抗病、抗逆、品质、产量等指标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农户自行在生产中“择高留种”、“择大留种”、“择壮留种”,严重时繁殖3代后其抗病、抗逆、品质、产量等指标就会出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下降。

所以,为保证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稳定,在现代农业中对包括常规良种在内的所有种子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育、繁、制、用分离,育种家提供“原原种”(也称育种家种子),技术部门或公司以“原原种”繁殖“原种”,再以“原种”繁殖、制出生产用种,生产者使用生产用种。

所以,常规良种不建议自行留种,如果一定要留种,建议根据自家的种子保存条件,在第1代收获时择“典型”多留种,一次留足种子寿命年限内所需的种子不留2代以上的种子。

北方人大多吃面食为主,为什么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13亿人

文中认为常规水稻“施肥量少抗性高”“虽然单株弱,但是可以密植”杂交水稻“三系稻,种子贵,用工多,投资大,抗性差,米质差,就是产量高”……抗性和米质等问题在前面已经谈过了,仅从产量和农业生产上说,这种把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对立起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常规良种和杂交良种仅仅是育种手段不同,但育种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源流库理论)一致。所以,水稻(或玉米、小麦)的优良品种之间可能在叶形、穗形等上面有所差异,但一定有这些共同点叶色浓绿不早衰,光合作用效率高,具适应于其产量水平的粒杆比、粒叶比、比叶重、最适叶面积指数,根系发达、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能力强,无效生长少或无(如玉米穗柄长度、花粉量应适宜),株型(相对)矮小、叶型紧凑(叶片夹角较小)宜于密植具备“源足、流畅、库大,源库比适宜”的特征。

密植和高肥水,是作物高产的基础条件,前者是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光合作用效率的手段,后者是农田生态系统高输出的前提,无论是常规水稻或杂交水稻。

至于什么杂交水稻“种子贵,就插单株。插单株是人工插秧才行啊,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插秧机能插单株"……随便搜了下《杂交籼稻不同播量成秧率、秧苗素质变化及机插可行性探究》杂交籼稻不同播量成秧率、秧苗素质变化及机插可行性探究.doc 首先,有能插单株的插秧机其次,每穴一苗秧更利于秧苗分蘖生长,无论是常规水稻或杂交水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