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必修二第一章前两节复习导学案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03-17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学期高一生物学科导学案

第一章 第2节复习

制人:石力    审核人:毛爱华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   2022.3.15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

通过遗传与进化观理解分离定律的内容。

通过对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建立类推理与演绎的思维。

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的分析,根据初中所学遗传的相关知识,构建生物模型。

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

学习内容

【导学】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严格的                    的植物,自花传粉、闭花受粉避免了               ,自然 状态下一般都是      

2)豌豆不同品种间具有易于区分的、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          

3)豌豆花大,便于                

4)豌豆生长周期   ,易于栽培。

5)后代数量    ,数学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

2.                                       ,叫作相对性状

3.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

a.去雄,先除去      花的全部         

b.套袋,套上纸袋,以免        干扰。

c.采集花粉。

d.传粉,将采集到的花粉涂(撒)在去除雄蕊的        上。

e.套袋,再套上纸袋,防止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 c,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        

4.杂交实验:

1)孟德尔用      豌豆与      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      的。用F1      ,结果在F2植株中,不仅有      ,还有      的,数量比接近      

2)孟德尔把 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        ,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       ,如矮茎。

3                                       ,叫作性状分离。

5.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

            ,用大写字母(D  )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             ,用小写字母(d )来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例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      ,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作      。因为F1自交的后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所以在F1的体细胞中必然含有         ;而F1表现的是显性性状,因此F1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应该是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      的个体叫作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      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      F1高茎豌豆(Dd)产生    种雌配子即含       ,两种雄配子,雌配子中:Dd=      ,雄配子中:Dd=      ,(数量上雌配子      雄配子)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例如,含遗传因子D的雌配子,既可以与含遗传因子D的雄配子结合,又可以与含遗传因子d的雄配子结合。

6.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孟德尔巧设计了      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让                   杂交。

2)目的: 测定F1产生                  

测定F1产生配子时                  

测定F1                        

3)结果:测交后代中           ,显性:隐性=      

7.分离定律

1)内容:分离定律:在生物的      中,控制        的遗传因子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

      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适用范围:

进行              生物,       内的遗传;      相对性状的遗传。

8.孟德尔的研究方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        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          ,根据假说进行         ,推出预测的       ,再通过      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      ,就可以认为假说是      的,反之,则可以认为假说是错误的。

9.【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原理

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              

2)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3)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      结合。

10.显性、隐性性状的判断

1)异生同,“      。高x高(      性)

2)同生异,      。高x高、短(      性)

3)分离比为313对应的为      

11.Aa连续自交:

Aa连续自交n代,杂合子(Aa)占通.纯合子(AA+ aa=        , AA=aa=         随自交代数増      ,杂合子(Aa)所占比例趋近于      。纯合子(AA+aa) 所占比例趋近于      AAaa所占比例趋近于      

1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之间的关系

表现型是          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型相同,基因型      相同,AA Aa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            )相同因表现型还受      影响。

13.6个杂交组合(一定要熟记)                                                                                                                                                                                                       

亲本组合

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