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导学】
一、2.CO2和碳酸盐3.含碳有机物
4.CO2
5.光合作用(主要)、化能合成作用
6.食物链(网)7.动植物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
二、学生活动:构建碳循环示意图

三、
1.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体,沿食物链逐级富集
随营养级升高,浓度逐级递增,呈现生物放大现象
2.(1)沿着食物链与无机环境进行物质循环流动
(2)在生物体内具有浓缩现象
3.在生物体内形成积累性中毒。
【导思】
1.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体,随营养级升高,浓度逐级递增,沿食物链逐级富集。
2.DDT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因此具有全球性。
【导练】 A D C
【课后作业】
1-8 D C A B D B A B
9.ABC 10.ACD
11.(1)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高于(或“大于”) 杨的半分解叶 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 (2)群落 分解者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增加
12.(1)D 低于 (2)呼吸作用 大于 (3)无机环境 取消“D→A”
【选做题】
1. D
2. ACD
3.(1)D;能源;A→CO2 (2)物质移动;生物放大 (3)大于 (4)垂直;底泥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