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新研究突破量子级联激光器功耗纪录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01-18
 

  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研究团队突破了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阈值功耗纪录,将纪录拉低了超过40%。但该研究最大的学术亮点不在于此,而是发现了一个新的、违反直觉的物理现象,将激光器的功率和功耗同时优化。

  1月11日,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王智鑫是ETH的博士生(已毕业),也是一名来自中国山西的年轻人。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一个博士生被列为通讯作者,体现了他在这项研究中的贡献。

  审稿人认为,作者采用的降低中红外QCL功耗的解决方案是原创的,论文又紧凑又好。

  围绕降低功耗开脑洞

  QCL是中红外波段主流的激光器类型。但高功耗一直制约其广泛应用。怎么降低QCL的功耗呢?

  2019年底,王智鑫的导师、ETH物理学教授杰罗姆·法斯特(Jér?觝me Faist)让他去研究这个新课题。一方面要把器件尺寸尽量做小;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器件的能量损耗。但这两个目标是冲突的,因为QCL的器件变小,会增大损耗。

  当时,王智鑫在ETH读博已有3年,正在考虑毕业事宜,对新课题的领域,他并不太熟悉。更糟糕的是,赶上新冠疫情,实验室的使用也受到干扰。在接下去的半年时间里,研究没有任何进展,王智鑫整个人“很崩溃,也很沮丧”。

  但研究思路一直在他的脑中萦绕。终于,王智鑫想到,不如回到最基础的方向去试一下。

  QCL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腔体。理想情况下,最简单的低损耗腔体就是两面平行、相对的镜子,光在其中来回反射,如果“跑”不出去又没有被吸收,损耗就是零。为了让这两面镜子的反射率最大,镜面都镀上了金。

  经镀金处理的实验器件,长度短至250微米,功耗低至300毫瓦;而一般QCL的长度是4毫米左右,功耗约10瓦。显然,第一步成功了——功耗显著降低。

  但这一设计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由于两面都镀金,光根本“跑”不出来。没法用,怎么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