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 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 ②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传导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 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 )
A. 缴纳苛捐杂税 B. 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封建地租剥削 D. 封建统治政权
4.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②君主专制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 ④劳动者已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某班同学以“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观点恰当的是( )
A.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B. 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C.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表现
D. 资本主义国家有能力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6.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 弊端
②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合用于评价( )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
C.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 D. 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
8. 下边是《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论述。 “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这一论述的理论价值在于( )
A. 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B. 论证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作用
C.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
D.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9. 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辛亥革命后,中国只尝试了总统制一种形式,没有触及其它政体形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继承五四精神,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五四运动的意义在于( )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 1921年以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是( )
A. 中国工人阶级B. 马克思列宁主义C. 中国共产党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13. 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历史,不是一部相互分割的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只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二者在同一革命实践中融为一体,无先后之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欺辱、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下表是中国国民经济(1952年、1956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
时间 |
国营经济 |
合作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9% |
7.3% |
7.1% |
接近0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国营经济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6. 在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中,下列事件与其结果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十月革命→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C. 中国共产党诞生→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有了主心骨
D.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7.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 )
A. 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B. 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C.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D.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立了许多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巨大的钢铁、汽车、飞机、新式机床等工矿企业,东北、华北、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 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会议。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B.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D. 是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实行改革开放的标志
21.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改革迈出重要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22.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A. 创立4个经济特区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C.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3.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③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4.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作出把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这一决定( )
①彰显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
②有利于缩小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区域发展差距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是( )
A.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D.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几大问题分别是
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④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历史意义在于( )
A.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C.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8. 代表中华民族独特 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 关系是( )
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②相互联系、一脉相承
③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这个新时代是( )
①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②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主导各国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1.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进入新时代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 ②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改变
③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④我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2.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宝贵成果,我们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必须倍加珍惜。新时代奋斗者要一以贯之( )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牢记实现现代化的初心和使命 ④实现“富起来”到“赶上时代”的跨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下列属于这一目标的是( )
①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③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4.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B.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 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 D.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体现了中国制度自信,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
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第36题8分,第37题10分,共计18分。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
36. 阅读下列图片,简要回答问题。
图1 古人类集体狩猎 图2 埃及金字塔 图3中国古长城 图4 工业革命
(1)请指出四幅图片分别体现的人类社会制度。
(2)根据所学社会发展历程的知识,说明上述社会制度演进的次序,并指出人类社会制度的演进背后隐藏的社会发展规律。
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放40年我们交出的成绩单。
材料二: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当前,脱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蕴含的信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明当前为什么要打好脱贫攻坚战?
三、探究题:本大题12分。请你进入下列情境,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8.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某校高一(2)同学围绕“放飞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心灵共鸣】
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1)结合“中国梦的本质”分析,中国梦的提出为什么能让14亿中国人民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放飞梦想】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必将激发和汇聚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众志成城共襄伟业的使命和力量!
(2)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请从“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青年学生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放飞青春梦想?(任选两个角度)
【逐梦征程】
逐梦征程上,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脱贫攻坚,到巡边护边、为国戍海,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3)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4人“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请列举他们当中2位的名字及突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