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政治学科导学案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研制人:徐建华 审核人:赵有权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授课日期:2021.9.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本框对应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要求:“2.2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3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要求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一、学科素养导向
素养目标 |
重点关注 |
1.通过学习中国社会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让学生对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创新,在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合我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时期的发展。树立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坚持实践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鼓励青少年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在实践中树立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各阶段成果的关系。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
二、基础知识导学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 ”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 、 、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 “ ”重要思想。
5.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 ,坚持统筹推进 “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 ”战略布局,坚持 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答案】
三、重点难点导析
1.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2.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6.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四、知识体系导构
五、同步巩固导练(完成练习时长: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所围绕的主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是( )
A.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B.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新时期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①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②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③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做到( )
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出发点
②在实践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统一
③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信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①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③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④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最新理论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
①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③科学地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基本问题
④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坚持执政为民
8.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B.它回答的时代课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D.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需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它( )
①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判断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独特性和永恒性。( )
7.每个公民都应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完善相关制度。(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
9.个人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
10.只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能创造出震撼心灵的文化精品。( )
11.邓小平理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1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13.“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时毛泽东提出来的。( )
14.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三)材料题
26.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2)为什么要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