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导学案
内容:《不龟手之药》练习讲解
研制人:姚祥琳 审核人:周娟娟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授课日期:9月 14 日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
语言积累与建构。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一、课前导读:
1.了解庄子的生平、作品以及思想内涵
2.熟练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和重点语句的翻译
3.理解庄子和惠子的不同思想以及两人所代表的不同学派
二、纠错导思
1. 翻译句子时要扣住得分点,落实特殊句式和有特殊用法的字词
2.课外需要收集相关资料,理解道家和名家的代表思想
三、分层导练
1.同步训练:《惠子相梁》、《庄子·逍遥游》比较阅读
2.总结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反思导悟: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轻松、闲适、逾悦,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五、训练安排:(用时:45分钟)
《逍遥游》节选 同步辅导练习
一、填空。
1、《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二、理解默写
1.在《逍遥游》(节选)中,庄子讽刺惠子的心如茅塞一般没有开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节选)中,对于惠子那只大得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大葫芦,庄子用反问的语气来告诉他可以这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甲】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相梁》)
【乙】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逍遥游》)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谓惠子曰(或:有人)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
C.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皮肤受冻开裂) D.吴王使之将(将:将领)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而:①聚族而谋曰 ②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B.于: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C.以:①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②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为:①我世世为洴澼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第一反应庄子是来争夺相位的,于是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惠子的举动也表现出庄子的过人才能。
B.甲文中庄子讲鹓雏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一朝得志,便仗势欺人,为所欲为的丑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C.乙文中惠子用大葫芦盛水浆,一不小心,葫芦掉地上摔烂了,惠子觉得自己不善于使用大东西。
D.乙文揭示出一个道理: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
4.给乙选文画线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2分)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5.翻译句子。(5分)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分)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