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从生产关系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B. 人们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关系
C. 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D. 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是生产力的角度,与题意不符,排除。
D:生产工具也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题意不符,排除。
C: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所以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C正确。
B:人们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关系不是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因,B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古罗马的提洛斯岛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奴隶像牲畜一样等候买主。这说明 ( )
A. 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
B. 当时的古罗马已进入封建专制时代
C. 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最低级阶段
D. 奴隶社会已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A:奴隶像牲畜一样等候买主,说明奴隶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A符合题意。
B:材料反映的是古罗马奴隶市场交易的情景,说明当时的古罗马还没有进入封建专制时代,B错误。
C: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低级阶段,C错误。
D:奴隶社会已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反映,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BC;2.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选项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选项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本题可排除D;6.选项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选项);7.选项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选项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选项,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选项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3. 下列事件按因果排序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产生 ②剥削产生 ③生产力发展
④阶级出现 ⑤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⑥个体劳动盛行
A. ③⑥①②④⑤ B. ③①⑥②④⑤
C. ⑥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②⑥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个体劳动的盛行,造成私有制的产生,剥削进一步产生,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
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⑥①②④⑤。
故本题选A。
4. 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列说法符合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的是
A. 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和劳动工具 B. 地主可以随意买卖、杀害农民
C. 农民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 农民可以支配部分劳动成果
【答案】D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