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二课第一课时 A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9-10
 

2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A

课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围绕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讲述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及失败原因,阐述了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历史规律。

2.学习目标分析

1)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懂得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了解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知道这些尝试和斗争没有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原因。

4)知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理解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5)知道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6)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28年浴血奋战的历史,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者之间的关系。

7)结合历史知识和现实思考,能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3.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科学精神: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革命。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五四运动的意义;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特点与胜利意义。

5.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回顾历史

教师活动1

搜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相关史料,指出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

学生活动1

交流分享,共同绘制历史时间轴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情境创设,回顾历史,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艰辛探索。

环节二: 总结认识

教师活动2

历史时间轴中有哪些重要节点?将轴中的时间阶段进行对比,试着总结认识。

学生活动2

分析历史时间轴,总结认识

活动意图说明:分析历史时间轴,总结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历史时间轴示例】

1840鸦片战争

   

2020                

1919五四运动               

1921                

……斗争和探索

1949                

1956                

1911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80年和诞生后的100年对比,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921-2020一百年

1840-1921八十年

 

 

 

 

 

 

 

 


   思考:

1)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从历史时间轴分析,中国革命分为哪两个步骤?如何理解它们的关系

3)新民主革命“新”在何处?

环节三:胜利征程

教师活动3

分析总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指导思想;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取胜法宝;实施路径……)

2.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学生活动3

阅读教材

分享观点

他组点评

整理笔记

 

活动意图说明:结合历史知识和现实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增强认同与自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