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
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以剥削代替了平等。但人们一致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一种进步。其原因在于( )
A. 原始公有制与生产力始终存在矛盾
B. 原始公有制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
C. 私有制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 私有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C:评价一种生产关系,关键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以剥削代替了平等,但人们一直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一种进步。其原因在于私有制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符合题意。
A:原始公有制在一定时期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A错误。
B:原始公有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该选项说“原始公有制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混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错误。
D: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来看,私有制不是先进的生产关系,D错误。
故本题选C。
2. 封建制生产关系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
①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②被剥削阶级都丝毫没有人身自由
③对立阶级之间 关系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④被剥削阶级都没有自己的任何土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①③: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封建制生产关系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①③正确。
②:奴隶制生产关系下被剥削阶级丝毫没有人身自由,封建制生产关系下被剥削阶级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②错误。
④:封建制生产关系下被剥削阶级有自己的少量土地,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它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以自由平等思想为基础的先进思想都成为了今天社会的文明进步标志。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整个世界连为一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社会废除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②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③地主阶级和资本家的矛盾依然尖锐
④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在资本主义社会,废除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①②正确。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③错误。
④: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 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
A. 人的发展状况 B. 地理环境的状况
C. 生产力的水平 D. 生产关系的性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的性质,ABC不合题意。
D: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的性质,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A. 工人被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
B.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
D. 工人阶级 生活待遇没有资本家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工人被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是对题意的重复,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
B:“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B符合题意。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C不合题意。
D:工人阶级的生活待遇没有资本家高,这不是本题的原因,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 1884年,火地岛发现金子的谣言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淘金热,殖民者纷纷闯入南美洲的最南端。他们侵占土地、建设牧场,奴役或杀戮土著居民,导致这里的印第安人很快就灭绝了。如今,火地岛的居民约有20万,但基本上都是欧洲殖民者的后裔。这说明( )
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火地岛的事例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①④符合题意。
②: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②说法错误。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7.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 )
A. 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使用价值 B. 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 在商品流通中贱买贵卖 D. 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B: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正确。
ACD:三项均错误,ACD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8.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B: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B符合题意。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但这不是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A不合题意。
C:就革命前途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也不是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C不合题意。
D:革命的对象不同不是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9.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也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④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正确。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②错误。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因而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之而奋斗。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
10. 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
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A正确。
B: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题干与选项时间不相符合,B错误。
C:题干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未涉及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C错误。
D: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D错误。
故本题选A。
1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的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①正确。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②错误。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③正确。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战夺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12. 2020 年是党的七大召开 76 周年,在党的七大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③: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①②③都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①②③正确。 ④: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是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 下表为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司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全民所有制经济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1% |
0 |
7.3% |
53.4% |
32.2% |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C:依据图表信息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行公私合营后,集体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得到全面发展,C正确。
A:题干旨在说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一五”计划的完成不符合这一阶段的特征、历史事实,A排除。
B:题干旨在说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与土地法改革法的颁布无关,B排除。
D:正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才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的基础,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4.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①②符合题意。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有其国内国际复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③错误。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5. 经过40多年中高速增长,“改革红利”的释放成为支撑中国未来几年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之所以成为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是因为( )
①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④改革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错误。
④:公有制经济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6.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 )
A.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B. 为人民谋幸福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为人类谋和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C: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C符合题意。
ABD: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和平不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AB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 )
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②相互独立,各自发挥重要作用
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③符合题意。
②:四个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不是相互独立、各自发挥重要作用,②说法错误。
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四个自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B.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D.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包括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 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B. 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基本实现
C.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A:中国经济尚未实现高质量发展,A不符合事实,排除。
B: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尚未实现,B不符合事实,排除。
C:中国人民正在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C错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有什么丰富的内涵?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0.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 )
①意味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②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③是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重要标志
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这一重要判断意味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①②符合题意。
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③错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1.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②为中国人民谋生计
③为中华民族谋崛起
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