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学习活动设计 复习提问: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探究活动1:学生联系教材11、12页探究与分享材料,填写下面两个表格,检查预习成果。 表格一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时间 |
|
|
|
代表人物 |
|
|
|
特点 |
|
|
|
表二
再次,联系情境探究材料,结合教材和史实,对他们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和教材学生很容易回答“社会主义创始人”“这些体系的发明家”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并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联系教材和史实尝试评析空想社会主义。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答案,补充完整,形成知识结论。 结论: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积极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 表达对未来思想社会的诉求;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探究活动二:视频《三大工人运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让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 。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终于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但先后失败了。请结合教材和史实,总结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思考它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式: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每组至少出一人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情况,肯定合理之处,修正学生分析的偏颇之处。然后引导学生生成知识,并总结本目知识体现。 结论: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①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补充: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名称 |
斗争目的 |
斗争形式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提高工资 |
经济/政治斗争 |
英国第二次宪章运动 |
获得选举权 |
政治斗争 |
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
反抗资本金的过度剥削 |
经济/政治斗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