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必修一 第一课第二课时B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9-03
 

第一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B

课题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阐述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主张和主要缺陷,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的曲折,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学习者分析

情态层面: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能力层面: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说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知识层面:识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空想

 

3.学习目标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局限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难点: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5.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评价量表

维度

等级

与小组同学配合主动

 

搜集信息充分、精当

 

流利地表达小组观点,并能为主要观点提供例证

 

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对具体的比较优势的理解深刻、独到

 

教师教学评价量表

项目

内容

等级

教学设计

1、设计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生活实际。

2、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学实施

1、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时评价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良好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效果

 

1、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获得的知识扎实。

2、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

3、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科素养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6.学习活动设计

复习提问: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探究活动1学生联系教材1112页探究与分享材料,填写下面两个表格,检查预习成果。

表格一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

 

 

 

代表人物

 

 

 

特点

 

 

 

表二

 

社会制度

实践结果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再次,联系情境探究材料,结合教材和史实,对他们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和教材学生很容易回答“社会主义创始人”“这些体系的发明家”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并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联系教材和史实尝试评析空想社会主义。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答案,补充完整,形成知识结论。

结论: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积极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 表达对未来思想社会的诉求;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探究活动二:视频《三大工人运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让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 。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终于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但先后失败了。请结合教材和史实,总结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思考它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式: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每组至少出一人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情况,肯定合理之处,修正学生分析的偏颇之处。然后引导学生生成知识,并总结本目知识体现。

结论: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补充: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名称

斗争目的

斗争形式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提高工资

经济/政治斗争

英国第二次宪章运动

获得选举权

政治斗争

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反抗资本金的过度剥削

经济/政治斗争

 

 

7.板书设计:

 

8.作业B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案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