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导入漫画资本主义剥削下的残酷现实 思考:(1)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长此以往,会出现什么问题?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条件。 环节二:教材11探究与分享《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时期》 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16世纪初至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特点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特点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特点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环节三:观看视频《欧文的社会实验》 探究问题: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对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评价?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回答探究问题。 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性(失败的原因)和积极意义 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积极意义: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 表达对未来思想社会的诉求;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环节三:观看视频《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探究问题: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有何意义?为何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给了我们什么经验教训?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通常有哪些形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意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教训: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名称 |
斗争目的 |
斗争形式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提高工资 |
经济/政治斗争 |
英国第二次宪章运动 |
获得选举权 |
政治斗争 |
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
反抗资本金的过度剥削 |
经济/政治斗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