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四)
1.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在北京城区往西一百多千米的堂上村,并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如今,在这首歌曲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下列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真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最早最长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
③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伟大复兴
④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真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成立时间最早最长的政党,②说法错误。③: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实现了伟大复兴,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 )
A.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D.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答案】A
【解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A正确。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B不符合题意。C:在我国现阶段,工人阶级不是人数最多的阶级。C错误。D:“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是坚持工农联盟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 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百年任凭征途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 )
①坚持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指导,走在时代前列
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保持先进性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作为指导,走在时代前列,①错误。②③:100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可见,一百年任凭征途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保持先进性,②③正确。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才取得了执政地位,并不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错误。故本题选C。
4.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H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这反映了( )
①党和政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②党和政府都坚持为人民服务
③党和政府共享行政权力
④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故①错误。②④: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反映了党和政府都坚持为人民服务,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故②④正确。③:政府拥有行政权,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
5.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这表明( )
①党依法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贯彻了依法治国方略
②遵守宪法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执法的公信力
④党的领导是推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行使国家权力,行使国家权力的是国家机关,故①不选。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说明遵守宪法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活动准则,故②正确。③:党员干部无执法权,不能提高执法的公信力,故③不选。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体现了党的领导是推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故④正确。故本题选C。
6.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开设“代表通道”,邀请多位人大代表亮相,以通道采访的行使表达人大代表心声。正所谓“民有所呼,‘会’有所应”。人大代表应该
A.积极依法行使监督权 B.以代表通道为履职首要途径
C.多种方式经常听取群众意见 D.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疑
7. 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这说明政协是
A.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政治联盟组织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保证
C.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民主党派组织 D.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
8.一农户与当地一家粮油公司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后双方因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庭。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粮油公司按照农户的诉讼请求支付购粮款。材料体现法的______职能
A.经济 B.文化 C.社会 D.政治
9.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因为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10.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划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意在强调
A.严格执法是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B.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C.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
D.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11.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发挥作用。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广大农民谋幸福。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④坚持科学执政,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科学施策。
【分析】本题以推进乡村振兴为背景设置情境,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解答政治生活主观题,首先要明确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其次,要对材料进行详尽解读,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举全社会之力等”体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领导及各级党委落实方针等”体现了坚持民主集中制。
“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等”体现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确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等体现了科学执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