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国际合作11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5-10
 

教学课题

5.2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  4月14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信息收集等方式了解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以及努力履行国际公约的情况。

教学重点:环境管理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法,学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1.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课文引入】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均有分布;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影响也不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各国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2.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课文讲解】环境污染没有国界,保护环境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因此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益事业,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国际社会应当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3.国际社会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存在利益冲突

【课文讲解】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存在着很多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主要是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利益冲突会妨碍各国在国际环境保护利于中的协调行动,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克服这些障碍,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

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过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环境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提问】我国在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方面有哪些积极的行动?

【回答】我国先后批准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并积极采取措施履行公约。

【提问】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参与了哪些国际合作项目?合作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回答】①截至2003年3月,我国已与32个国家签署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备忘录、行动计划、公报、声明、议定书等文件53份。

②已与挪威、德国、加拿大、韩国、意大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及欧盟等10个国家和地区,在环境保护领域总共开展了百余个合作项目。

【总结】保护环境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因此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益事业。没有各国的合作,任何国际环境保护的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国际合作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最近的事例如日本核危机,美国北部工业废气越境排放等,勾起学生兴趣,是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中国参与的国际合作部分,主要以学生自学,教师提问为主。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