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请学生说说: 什么是化石燃料?按性质分类?主要种类有哪些?当代的社会地位如何? |
观看视频 同学回答: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所积累并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 |
利用影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
【教师讲解】 展示图片:煤、石油、天然气,讲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提出问题】 燃烧化石燃料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1、能源资源的重要性 设置疑问“假如没有能源”。 2、化石燃料的分布 【看图说画】 1.展示“世界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提问:世界能源分布总体特点? 2.展示世界煤炭分布图及中国煤炭分布图,提问:世界和中国煤炭分布状况? 3.展示世界石油分布图及中国石油分布图,提问:世界和中国石油分布状况? 【合作探究】 展示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学生探究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
根据化石燃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回答问题。 过多的排放CO2 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硫化合物的排放会造成酸雨。 同学思考会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根据图片及课程资料,总结世界能源分布特点。 学生到讲台,结合图片说出世界及我国煤、石油的分布。 2.合作、探究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提示:对东部、西部及全国的经济和环境起的作用。) |
利用好奇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带着疑问来学习。 开阔学生的视野。 课堂是学生的,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上课的乐趣,锻炼学生的胆量。自己学会总结概况。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
3、化石燃料的 消耗与前景 【快速阅读】 化石燃料的消耗,归纳世界及中国能源消耗的特点。 【分组讨论】 第一组:你认为石油资源会不会耗竭? 第二组:石油开采完了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第三组: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石油耗竭? 4.化石燃料的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播放《绿色崛起的中国》视频,, 看崛起中国如何应对环境污染。 【分组讨论】 1.以煤炭为例,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合作探究】 1.同学们能否提出更多的治理方法。 |
学生快速阅读,归纳总结。 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低,不到世界人均能耗1/3。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分别从煤炭开采、运输和存放、利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提出和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结合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合作探讨各层面的方法,提出治理的措施。 |
培养学生的快速从材料提取重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更加全面的看透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看到问题的根本,去解决问题。 |
【课堂训练】 1.在世界两大煤带上的国家是( ) A.巴西、中国 B.俄罗斯、南非 C.美国、乌克兰 D.加拿大、澳大利亚 2.下列四幅图中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是( )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后研学】 1.你的生活周边,有哪些能源浪费现象? 2.设计标语,倡导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3.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表达你对节约能源的看法! |
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即让能力高的同学吃饱,也让能力一般的学生吃好。 培养学生自主研学和社会实践的能力,方便其课下自主学习知识。 |
【课堂小结】 这节课到这里就已经接近尾声了,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 |
学生及时小结和反思,加深印象和理解,形成良好的习惯 |
【板书设计】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化石燃料的概括 2.化石燃料的分布 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4.化石燃料的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地位,总体来说还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