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环境管理10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5-10
 

教学课题

5.1认识环境管理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  4月11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及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手段

难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法,学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文引入】长期以来,在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时,大家很容易想到通过发展技术这一途径,却往往忽略环境管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环境管理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案例分析】案例1公产的悲剧

【探究】1、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

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

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

【总结】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②从案例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数值可以看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③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国家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

3、环境管理的手段

(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课文讲解】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思考】1.加强环境管理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回答】可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方面回答。

【思考】2.环境管理在哪些方面有待加强?

【回答】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还存在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法难等问题。经济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思考】3.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我国颁布的8部环境保护法,并指出3部相关的资源法律。

 

 

 

 

 

学生思考,找出答案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通过阅读表5、1,了解不同管理对象的环境管理内容。

 

 

 

 

 

 

 

 

 

 

 

 

 

 

 

 

 

 

可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从环境管理的5个手段入手,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资料,供学生参考,或者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尽量避免空洞说明。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