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省仪征中学2020-2021高三物理计算题 专项(一)
13.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和康普顿效应理论表明,光在某些方面确实也会表现得像是由一些粒子(即一个个有确定能量和动量的“光子”)组成的。人们意识到,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c为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
(1)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例子,他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粒子的能量E和动量p跟它所对应波的频率v和波长之间也遵从如下关系:,。请依据上述关系以及光的波长公式,试推导单个光子的能量E和动量p间存在的关系;
(2)我们在磁场中学习过磁通量,其实在物理学中有很多通量的概念,比如电通量、光通量、辐射通量等等。辐射通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辐射能,其单位为。
①光子具有能量。一束波长为的光垂直照射在面积为S的黑色纸片上,其辐射通量为,且全部被黑纸片吸收,求该束光单位体积内的光子数n;
②光子具有动量。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不论光被物体吸收还是被物体表面反射,光子的动量都会发生改变,因而对物体表面产生一种压力。求上一问中的光对黑纸片产生的压力大小,并判断若将黑纸片换成等大的白纸片,该束光对白纸片的压力有何变化。
15.如图所示,有一倾角的固定斜面,斜面底端固定有一垂直斜面的挡板,第一次将质量的“”形木板(前端挡板厚度忽略)单独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木板与挡板P发生第一次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第二次将木板与一放置在木板最上端的光滑物块同时由静止释放,物块的质量,大小可忽略。已知:木板下端到挡板P的距离,木板长,,木板与挡板P碰后速率均为碰前速率的一半,物块与木板前端挡板碰撞后立刻粘合在一起,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与木板前端挡板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物块与木板前端挡板碰撞后木板运动的总路程。
14.如图所示,甲为一列正弦波在t1=1.0 s时的波形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
(1)在甲图中画出t2=4.5s时的波形图;
(2)t1=1.0 s到t2=4.5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s.
16.某控制带电粒子运动的仪器原理如图所示,区域PP′M′M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场强E=1.0×103V/m,宽度d=0.05m,长度L=0.40m;区域MM′N′N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5×10-2T,宽度D=0.05m,比荷m=1.0×108C/kg的带正电的粒子以水平初速度v0从P点射入电场.边界MM′不影响粒子的运动,不计粒子重力.
(1) 若v0=8.0×105m/s,求粒子从区域PP′N′N射出的位置;
(2) 若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就从M′N′间垂直边界射出,求v0的大小;
(3) 若粒子从M′点射出,求v0满足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