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调整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冲上微博热搜,考级将何去何从
3月6日晚
“建议调整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冲上微博热搜
讨论度始终居高不下
这条建议来自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
首席指挥李心草
在目睹了太多因考级而来的乱象后
作为音乐工作者
他决定发声呼吁
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
1)有些家长老师拔苗助长,考级的曲子准备了两年,其他的曲子碰也不碰,只有五级水平去考八级。不过一纸证书罢了,八级通过了又怎么样呢?还是弹得一塌糊涂。
2)提倡快乐学琴,考级会磨灭孩子的兴趣和灵气。本来对钢琴满腔热情的孩子慢慢不喜欢弹琴了,如果是有天赋的孩子那更加让人心痛。贪玩是孩子的本性,童年就是玩乐的时候,音乐是玩出来的。自我有动力才能学好琴。
3)考级和音乐学的好是两码事,艺术并不是能用考级和成绩来衡量的。艺术是不能量化的,也许一个孩子他考级没通过但是他弹得很好,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4)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徒有虚表的“几级证书”,而在于让人们能通过它们感悟到人生的美妙、乐趣和美好。这是艺术的初衷,要带上一颗心去感受,去演奏,纯粹地弹奏自己的声音。太过于功利性的学习,只会让孩子们“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有些人认为有必要
1)通过考级督促并提高孩子的钢琴水平。考级本来是个好东西,如果不拔苗助长,把考级当做一个阶段的检验,同时练习其他曲目。那么考级就是有用的,也是有必要的。考级是证明孩子学习和进步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可以通过改革来完善考级制度,让家长和老师没有机会拔苗助长。让考级为提高钢琴水平服务。改变功利的价值观,让快乐学琴成为主流价值观。
中国的著名钢琴教育家赵晓生老师曾在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及:如何看当下毁誉参半的“考级”?
赵老师表示:“考级本身不坏,只是价值观念发生了问题。本来业余学琴不知道自己学得如何,通过考级检验学习进程。但现在中国却变质了,成了显示能力和程度的标准,出现了急功近利,希望很短时间内,明明能力不到的时候却想跳级,形同搞大跃进,毁了基础,(容易)适得其反,越跳越毁灭钢琴学习”。
不管是考级取消与否,小编呼吁不要功利学琴,快乐学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