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是一些受到广泛研究,且对其生物现象有所了解的物种。再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构造一些生物模型,从而了解其他生物体的工作机制。(但推导时必须谨慎)在部分人体试验不可行或者不人道的情况下,也经常用在研究人类疾病上;通过模式生物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尽管并不能保证在人类身上一定能起到相同的作用,但却能起到推动药物发展和治疗方式进步的作用。
模式生物通常有: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对环境要求不高、方便基因操作等特征。
生物试题中模式生物的出现频率还挺高的。下面,小编来举例说明。
(2019·海南卷,18)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A正确;因豌豆雌雄同花,在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B正确;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能够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答案 D
(2020·江西红色七校联考)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由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解析 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理论上应该是AA∶Aa∶aa=1∶2∶1。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说明Aa和aa分别有1/4和1/2死亡,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A正确;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由显性杂合子和隐性个体都有50%死亡造成的,B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正确;若花粉有50%死亡,并不影响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1∶2∶1,D正确。
答案 B
(2020·长沙市调研)果蝇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其中染色体变异类型XXY表现为雌性,XYY表现为雄性。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在遗传实验中,一只白眼雌果蝇(甲)与红眼雄果蝇(乙)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如下:670只红眼雌,658只白眼雄,1只白眼雌。对上述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
B.精子形成过程中相应的基因发生突变
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相应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D.精子形成过程中相应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易位
解析 亲本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杂交,正常情况下后代雌果蝇都为红眼(XRXr),雄果蝇都是白眼(XrY),而题中后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该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rXrY或XrXr或XrXO。XrXrY的形成原因可能是亲本雌果蝇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形成基因型为XrXr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A正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