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普通高中家长教育实践探究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3-12
 
普通高中家长教育实践探究魏 东家长教育是指针对家长实施的有关家庭生活、帮助孩子成长以及增强自身修养的教育。就学校所开展的家长教育来说,“家长”主要是指孩子的父母,也可包括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直接或间接教养孩子的人员。家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父母将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同时增进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学校开展家长教育的重点是指导家长围绕孩子成长、父母自身成长、亲子关系等方面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能力等。多年来,四川省绵阳中学重视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构建家长培训课程,探索家长教育的有效路径,增强家校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要开展并不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这既是国家对优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既是当代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一)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对如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 年 10 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重视对家长的培训指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责任担当。四川省绵阳中学以构建“6+X”家长培训课程为核心,探索家长教育的有效路径。学校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针对家长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突出对重点人群的指导和对特殊家长的个性化指导,并丰富教育载体,多方面推进家长教育的实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家长培训课程;家校合作魏东,四川省绵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四川绵阳 621000)。【摘 要】【关 键 词】【作者简介】【特别关注·四川省绵阳中学】万方数据 11 第一粒扣子。”[2] 这四个“一”,明确指出了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二条“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也强调要 “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二)家庭教育迫切需要指导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当前家长的普遍需求。当前,由于家庭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比较滞后,科学育人尚未形成社会风气,至今还有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陈旧落后,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未能给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作为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不良往往是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父母因工作等原因无法陪伴孩子,不能为孩子营造家庭教育的氛围;二是家庭关系不和睦,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第二,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得教育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养轻教,忽视了教育责任;二是重智轻德,误解了教育目的;三是不能正视孩子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四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错位。家庭教育更多地应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成长条件,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的培养,但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存在瞎指挥、乱作为现象。第三,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或过分严厉、简单粗暴,或溺爱迁就、过度保护,抑或过分侧重物质奖赏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太唠叨,易导致孩子反感、教育效能低。第四,家长不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有些家庭教育说教太盛,家长示范不足,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这种做法不仅无法给孩子正面的引领,还常常让孩子无所适从,对家长的教育不信任。(三)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1. 新生代学生的特点当前的高中在校生都是出生在 21 世纪的 “00 后”孩子。他们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 “新生代”孩子,有几个较显著的特点。一是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生存压力转化为成长动力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受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影响,他们具有较开阔的视野、知识面广,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自由和开放。三是较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对自身权利有更加明确的要求,追求个性。四是受网络影响较大,“手机控”“低头族”“刷屏族”已成为青少年群体的代名词。五是心理情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如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对话语权要求很高、追求平等、现实感非常弱 [4]。这些特点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家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 2.学生对家长的期望一是理解与尊重。孩子需要家长理解自己的想法、愿望、困难、挫折,尊重自己的人格、梦想,希望自己有选择权、能与家长平等交流。二是关心与陪伴。孩子希望家长能走进自己的内心,关心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而不只是关心成绩;希望家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陪伴自己,而不是说教和唠叨。三是科学地指导和帮助。孩子希望父母有能力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科学的指引和帮助。(四)学校办高质量教育的需要 1. 提升办学质量的需要高质量教育需要家校合力,特别是家庭教育作为基础,给予学校教育强力支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基本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家长的家庭教育力提升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能事半功倍。 2. 缓解学校压力的需要学校在有限权利、无限责任的现实面前承受了巨大压力。针对部分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的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班主任、科任教师精神松绑,进而缓解学校的压力。 3. 促进教师研究教育的需要对家长进行系统、深度的培训,需要相关干部、全体班主任、德育教师乃至科任教师深度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家校的交流沟通问题、自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等。因此,以家长教育为切入点,可以促进教师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中的万方数据 12 问题并开展相关研究。二、家长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当前,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很多学校也意识到解决学生教育问题的重要一环是解决家长存在的问题,对家长教育有一定的探索,但还存在不足。(一)重视不够,学校缺位不少地方和学校还未充分认识到对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责任,学校不能也不该越俎代庖。但是,学校作为教育单位,有责任对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共同构建家庭教育的全方位网络。这也是办负责任教育的体现。(二)研究不够,基本无序很多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停留在召开家长会、宣传办学成果、通报成绩、提出要求等层面,对家长的指导培训比较零散,形式较为单一,系统性不强,缺乏课程引领和载体支撑。特别是学校与家庭教育专门机构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校本身对家长教育的指导能力还有待提升。(三)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一些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工作的力度不够,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投入不足,如缺少必要的场所、缺少专职或兼职教师等,家长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家长教育的物化成果不多。三、对家长教育的初步探索(一)强化认识,形成共识第一,倡导“学生入学,家长进校”的理念。学校在全体教师特别是干部和班主任中强调指导家长、培训好家长的重要性。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召开家长会,特别强调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工作,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第二,成立家长学校,制定《绵阳中学家长学校章程》。《绵阳中学家长学校章程》对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培训程序、考评考核等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确保家长学校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第三,通过《致家长的公开信》提出四点希望。绵阳中学强调家长要与学校建立紧密的教育同盟,形成家校命运共同体,使家校教育互通互补、形成强大合力,有效助推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给家长提出四点希望:做一个有理想的家长,不要被现实的功利打败;做一个有涵养的家长,不要变成孩子讨厌的人;做一个有耐性的家长,不要把教育变成一种折磨;做一个有责任的家长,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二)构建课程,形成系列针对家长的不同需求,绵阳中学形成了 “6+X”家长教育必修选修课程体系,点面结合,科学有序地对家长进行培训。 1. 必修课程从学生高一入学到高三毕业,每个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学校都要有清晰的目标和阶段性规划。通过深入研讨,绵阳中学形成了“三年六阶”家长培训必修课程体系(见表 1),一学期一阶,一个主题,并辅以一册培训读本。针对家长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学校结合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优秀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集中培训(资料、讲座、交流等)有序传递给家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理念、掌握科学方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温暖的陪伴者。对于高一年级学生家长,学校侧重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使他们明确高中家长的角色定位,奠定高中学生家庭教育正确的基础。高一上学期家长培训课程的主题为“理念与格局”,希望家长树立正确的理念,形成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格局;下学期家长培训课程的主题为“规划与选择”,主要是针对文理分科(新高考后选科)前做必要的准备,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规划选科和高中表 1 “三年六阶”家长培训必修课程体系上学期:理念与格局下学期:规划与选择上学期:问题与方法下学期:沟通与坚守上学期:展望与激励下学期:陪伴与目送高一 做理智的引领者高二高三做坚定的呵护者做有分寸的守望者年级 目标 主题万方数据 13 生涯。所以,学校希望高一年级家长成为“理智的引领者”。高二年级的突出特点是问题集中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学生自信心不足等。家长的问题多为紧张且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高二年级阶段,学校侧重指导家长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方法。高二上学期家长培训课程的主题为“问题与方法”,侧重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分科或选科后的适应期问题、早恋倾向问题等。下学期家长培训课程的主题为“沟通与坚守”,主要是针对成绩两极分化、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侧重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给孩子坚定的支持,帮助孩子度过高中的关键期。所以,学校希望高二年级家长成为 “坚定的呵护者”。高三年级学生的自觉性和专注度都较高,家长不宜干预过多。但进入高三后,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设定奋斗目标,对孩子进行有效激励。因此,高三上学期家长培训课程的主题为“展望与激励”。下学期,学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家长易焦虑。家长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更多地是默默陪伴。同时,学生进入成年,临近毕业,需要增强担当、责任和独立意识。家长应该在陪伴中慢慢放手,体面地退出,鼓励孩子面对挑战、勇敢前行。因此,学校把高三下学期家长培训课程的主题定为“陪伴与目送”,引导家长认识到每个父母都要目送孩子远行,父母适时地退出,孩子才能更好地前行。所以,学校希望高三年级家长成为“有分寸的守望者”。三个年级,从“引领者”“呵护者”到“守望者”,是学校对家长成长目标的规划;“理智”“坚定”“有分寸”,可以说是三个阶段的关键词;从“理念、格局”的确立到“陪伴、目送”的完成,可以看作是家长从“入学”到“结业”的一个完整过程—— “理念、格局”是基础,“陪伴、目送”是结果。 2. 选修课程针对不同类型家长的需求,学校为各年级家长开设了周六选修课,设置了每期 260 人左右的讲座。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家长的自我成长、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校合作、心理品质与多元能力 6 大板块近 20 个小课题。例如,学校已经为不同年级的家长开设了“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学习的密码”“如何与青春叛逆期孩子沟通”“高效学习”“爱的五种语言”“亲子沟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让阅读成为最高贵的家庭习惯”等重点选修课题。(三)关注问题,突出重点学校要避免把家长会开成成绩宣传会、学生分数通报会、学生问题告状会,要关注家长的真正需求,关注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家长教育问题。每学期,学校、政教处、年级、班级等从不同层面围绕相应主题组织活动,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使家长每开一次会就有一次明确的收获。 1. 突出重点内容的教育学校对家长的指导要突出“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生之道”就是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心理健康、安全适应等三大方面组成;“为人之道”就是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人格人生、处世修养等三大方面组成;“为学之道”就是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品质、综合素养、自主专长三大方面组成。 2. 突出重点人群的指导在周六家长选修课的组织中,学校关注特殊家长的典型问题、部分家长的突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重点课题优先安排授课。学校会预留部分名额,由班主任通知这类家长来校听课。在家长教育中,学校抓住重点问题、解决 “问题家长”,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针对特殊,个性指导 1. 针对特殊家长的一对一指导从全年级家长的普适性教育到选修课的针对性重点指导,再到个别特殊家长的一对一指导,学校的家长教育坚持点面结合,落到实处。学校心理中心和相关德育干部,对突出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长进行深入追踪,将帮助学生与帮助家长结合起来,坚持“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先解决家长问题”这一原则,针对这类家长制定个性化帮助方案,短则一学期,长则三年。 2. 针对不同类型班级家长的个性指导学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班级的不同情况,采取分类分层指导的办法,增强家长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学校针对艺体班、航空班、竞赛万方数据 14 班、拔尖创新班等学生的特殊性,对家长进行具体指导,大大提高了培训教育的效果。(五)丰富载体,多元推进对家长的教育指导,除了“6+X”家长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外,学校还利用班级家长群、年级家长群推进交流学习,随时向家长推送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和动态;编印《心晴》心理报,定期发给学生和家长阅读;组织家长观看关于家庭教育的好影片,并在家长会上组织讨论交流;利用校园网站,开设家长教育栏目,发布相关信息和文章。同时,学校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注重搜集家长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家长教育工作。(六)调整时间,优化安排传统的家长会一般是在开学半学期之后或者期末考试之后举行,其主要原因是考试后正好向家长反馈成绩,这反映出的还是围绕成绩来思考问题和安排工作。绵阳中学将家长会时间调整到新生入学时和每学期之初举行。学校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在学期初就明确一学期的阶段工作理念、工作安排、工作目标,使家长对本学期的工作心中有数,从而把家长的注意力吸引到配合学校工作、关注子女成长上来。近年来,四川省绵阳中学以构建“6+X”家长培训课程为核心,调动各方力量,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工作机制,促进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能力,使家长与学生、教师关系更加和谐,教育合力进一步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更加理解,进而使学校教育更具活力,绿色德育、品位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同时,绵阳中学也认识到,家长教育指导重在起始,抓在平时。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培训,通过教师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交流,对家长进行指导;要激发家长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创设多种方式、途径让家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充分了解当前家长的特点并深入研究本校家长的具体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EB/ OL].(2015-10-11)[2019-08-25].http://www.moe.gov. cn/srcsite/A06/s7053/201510/t20151020_214366.html. [2]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EB/OL]. (2018-09-10)[2019-06-12].http://www.moe.gov.cn/jyb_ 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3] 中 国 教 育 现 代 化 2035[EB/OL].(2019-02-23) [2019-08-2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 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4] 陈默 .“00 后”孩子的七大特征 [J]. 今日教育, 2015(6):11-13. Research on the Parents Training in Ordinary High Schools WEI Dong ( Mianyang High School,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China ) Abstract: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basis, complement and extension of social and school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and guidance of par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Mianyang High School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6+X" parent training course as the core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path of parent education. The school has built a family and school community, providing compulsory courses and elective courses for parents, which highlights key groups guidance and individualized guidance for par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ent training in various aspect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parents training; family and school cooperatio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