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学气息
都说一篇优美的散文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画,我觉得一幅赏心悦目的画也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在美术教学中,文学与美术的整合渗透文学意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画面内涵的理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学气息就是立足美术本身,再放眼文学魅力。在美术课让孩子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要成功的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文学气息的渗透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初出茅庐的我在执教《听听画画》中进行再思考,感悟以下几点拙见与在坐的同事、前辈共同探讨:
一、提高内涵素养,是渗透文学气息的关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文学的素养是很重要的。有了良好的文学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挖掘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和思想,更加深入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表达的情感。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引导者应该在知识的储备上高于被引导者,一句话,教师必须产生吸引学生的知识和业务的魅力,让学生佩服你。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具备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有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精深专业知识外。还要海纳百川,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知识丰富的人。教师还要不断在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自我调控及教育机智等方面提高能力,从而更好的把握教学,引导学生。美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而真正的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乎融合在所有的科目中。特别是文学与美术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中有图,图中有文,图文并茂,可以说是学科之间最为密切的关系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都去了解一些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这样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一定更加丰满,更有韵味了!
二、潜心预设——渗透文学气息
课堂是教学中的主战场、主渠道、主阵地。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涵养人文精神,在课前备课时,引用<小白船>的歌词: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鸽在游荡……让学生在感受歌词意境想象着自己沉浸于其中体会大自然去畅所欲言,歌词中体现的文学魅力,把学生彻底带入一种诗一般的境界中,把情感、文学、美术三者相融合。
三、精彩生成——张扬文学个性
教学工作有学习、预设、反思、探究,才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当我课件出示《小白船》的歌词时,随着伴奏响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电脑大屏幕上,精彩的歌词,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让学生放飞思想,说说内心看到的美丽画卷,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看到了小白船自由自在地在海面上畅游着”;有的说:“我看到自己也飞到了大海上与小白船一起遨游”;有的说:“我仿佛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与小白船一起沐浴着阳光”;“我好象看到音符飘洒满天空呢?”……多么富有诗意的生成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让孩子们兴趣盎然信心倍增地去进引美好的畅所欲言。只要我们老师懂得投出“情”的砾石,便会扬起“美”的清漪的。从这些精彩生成中让我们感受带美术与文学不是也可以有机的整合吗?
四、课后延伸——展示文学魅力
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在课堂教学后,我布置让孩子们聆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发挥自己想象画出自己想象中美丽精彩的画卷吧!让学生在歌词与歌曲感受文学魅力,不也是对孩子文学的一种熏陶吗?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了文学气息,不仅让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知识技能有魅力,学生就会认真听讲,老师上课有激情,学生积极参与,老师才华才能真正施展出来,教师的阅读和知识面广了,课堂就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