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操行评语六注意
|
操行评语又称品行鉴定,是对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查评定所作的评语。定期给班上每个学生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操行评语既是对学生品德考核后的概括性评价,又是促使学生进步的良好手段。通过评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确努力方向;家长可以了解子女的情况,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可以找到录用人才的参考依据;班主任可以在撰写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搞好这一工作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和强化作用。为增其育人功效,我们认为撰写操行评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针对性,注意评价的个体性。 班主任要注意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评价的个体性。评语也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写得各具特色,而不要做到"面面俱到"和一般化,那种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评语会削弱评语的绩效。 撰写评语要做到具体明确,实事求是,从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出发,勾画出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即在评定时要写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突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如果只注意泛泛的全面评价,每个学生的评语都大同小异,千人一面,评语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现在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都是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习态度、文明礼貌等方面评价学生的优缺点,这种评价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避免格式单调,内容雷同,缺乏针对性等弊 二、捕捉闪光点,注意评价的激励性。 我们知道"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愤",现代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维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是评语的归宿,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建立在人的尊重需要基础之上的。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古人也云:"树怕伤皮,人怕伤心。"一个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将是不堪设想的,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维护和培养学生树立恰当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向上的能源"。作为班主任感染力的重要载体,评语最能引起学生的自尊体验,最具备有维护和培养学生自尊心的功能,我们利用评语独特的书面语言魅力,去诱发学生的动机,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评定中,力求对成绩赞许,对进步肯定,对不足采取期望与信任的态度,激励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操行评语一般包括优点、缺点、努力方向三个方面。但"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在教育得当的赞美和热情的鼓励下,会产生一种锐意进取、刻苦学习的动力,从而进步较快,甚至出现奇迹。因此,在给学生写操行评语时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要尽量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评定成为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许多中等生没有引人注目的地方,少数后进生给人的印象似乎也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其实,每个中等生、后进生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积极因素,班主任要尽全力去发现,捕捉,并在评语中加以肯定,这样让中等生内心体验到被人尊重时的快乐,使后进生在鼓励之下萌发进步的新芽。 三.具体可感,注意评价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班主任评语的基础,拥有了真实性才能有效地避免误导学生。班主任要实现评语的真实性,首先要多渠道了解学生的表象,还要具备有一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此外,班主任应该襟怀坦白,敢于向学生反馈真实的信息。操行评定必须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是指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符合学生情况的尺度评价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认识来期望学生。即在评定时必须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尊重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操行状况。评定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否真实合理,不仅会影响到学校、家长和后来的教育工作,也会直接影响到被评定者本人的态度和行为。客观的评定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不客观的评定则会带来工作的被动。为此,作为班主任,就应尽可能地克服亲疏关系、个人感情、近因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不要对偏爱的学生只谈优点,也不要对讨厌的学生歧视,甚至贬低。在撰写评语时,切实做到恰如其人,恰如其分,防止隐恶扬善,掩丑溢美。班主任要做到公正客观、真实准确。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争取评出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避免评语空洞、公式化的现象。操行评定的工作很难量化,因而确立评定的标准和依据就十分重要,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班主任要在"标准"和"依据"的尺度上衡量与评定学生,这样既能做到客观,也容易使学生接受。在操行评定中,班主任要尽量少些主观的东西。 四、抓住"自省",注意评价的教育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教育。"我们借用评语,运用暗示原理,使大学生对自身思想、行为的不足进行反思、评价,并能自行调节,完善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的思想疙瘩需要班主任帮助解开,有的思想疙瘩还需要通过评语解开,但又不宜在评语中直说。这时,班主任可以用含蓄的语言予以适当点拨。这样既为学生保守了"小秘密",又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育效果。 注意评价的教育性即不只是把评定过程看成是某种目的,而要把它看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和手段。学生德、智、体各方面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论是"优秀生"或"落后生"都有可能向好或坏两个方向变化,因而要看到他们过去的优点和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现在的表现,要看到他们发展、变化的趋势,不以静止、僵化的观点评定学生。要把评定工作作为下一轮工作的起点。通过评定,对优秀生不迁就其缺点,要使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对后进生要严肃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同时又要讲求艺术性,要保护其自尊心和上进心,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他们进步,从评语中要体现教师的期望和对学生平等、无私、丰富的爱。 五、突出重点,注意评价的整体性。 评价的整体性要根据评定的基本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优缺点,防止片面性。作为班主任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地收集和积累学生的有关材料,从内容上,要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情况进行整体的评定,不以偏概全;从时间上,要反映学生本学期或学年的综合表现;不搞先入为主或"舍远求近";从空间上,要尽可能地反映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方面的情况,不以点代面。在评定中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各方面的优缺点,反映其发展变化的状况。当然,强调整体性,并不是说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求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六、统一认识,注意评价的民主性。 评定的民主性即在评定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等各方面人员的作用,不搞主观武断和一手包办。尽管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有较全面的了解,但毕竟时间、精力和活动范围有限,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在各种时间、场合的表现都完全了解,因而在评定时,班主任要主动征求家长、科任教师、学生干部等各类人员的意见,尤其要发挥学生自评和学生集体互评的作用。这是保证评定结果客观、全面、准确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民主精神、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手段。 总之,经过实践我们越来越觉得评语对改善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小评语天地大。班主任应该掌握写好学生操行评语的艺术,把自己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倾注笔端,化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充分发挥操行评语的思想教育功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