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佳作】 刘晨曦:磨合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10-31
 

磨合

高一10班   刘晨曦

    初见他,是比赛前的几周。他被老师领来,与我搭档共同参加比赛。他吹箫,我弹琴。

    空间很快留给了我们两个人。毕竟是第一次与陌生异性独处,我很拘束,因此气氛十分尴尬。在生硬的打了声招呼后我们便直接开始尝试合奏了。

    手心沁出汗水,原本烂熟于心的曲调被我弹的断断续续。在接连出了几次错之后,我慌乱停下,一抹红悄悄爬上了耳尖。可那男生丝毫不觉,还给我的无措加了一剂猛药:“都快比赛了,就这,玩我呢,你赶紧多练练呀!”

    原本微微羞涩的我听了后有些生气,即使是有点玩笑的语气,我还是感觉有被冒犯到。

   “再来!”我面无表情。

    纤纤玉指于琴键上翻飞,琴声传出,渐渐加快,却因过于技术化而失了韵。再听箫声,因无法跟上加速的琴声而显得杂乱无章,如同厉鬼惨叫。一曲终了,他有些生气:“弹这么快做什么!”我淡淡道:“向你展示我真正的实力!”他张了张口,却是什么也没说。

    之后的几周,我们机械的训练,尽量让行曲融合,但毕竟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乐器,所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终于,我意识到想要将古老悠久的中方乐器与流行活泼的西方乐器完美融合需要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功底,更是十足的默契。如今比赛在即,我决定为了曲子,为了比赛,主动打破与他的隔膜----找他聊天。一开始十分僵硬,后来聊到这首曲子,我才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于是,我和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至于最后是真的聊到忘我。我们互加了好友,也发现了许多共同爱好,合奏的事似乎早已被忘却,好像我们只是经常聊天的朋友。经过了几天的磨合,我们能相互适应,和谐共处了,有时甚至还互损几句。

    终于,我们回到了练习室,开始了乐器间的磨合,不再拘束的我们跟随老师的指导,真情投入:琴声与箫声时而婉转动听,时而低沉冗长,连接成一副流动的画卷。如同伯牙与子期的初遇,令人动容。真个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我们磨合的其实不止是那宫商之调,角徵之音,更是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艺术。也许磨合的过程是不易的、长久的,但它最后带给我们的收获是无价的。

    比赛当日,候赛区----

   “第一次听你弹那么差,我心中特不屑,以为你找了什么关系...毕竟我的参赛名额是通过不断练习才获得的...所以说的话难听,你别放心上”。我笑了,心中最后一丝介怀也消失了。“下面有请21组为我们带来合奏《无羁》----”

    旋律之下有满足、有信任;

    一曲终,

    掌声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