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擦亮党员底色
——中共江苏省仪征中学委员会开展“主题党日盱眙行”学习教育活动
10月24日,江苏省仪征中学全体党员在党委副书记陈德军的带领下前往盱眙开展党性学习教育活动。除在职党员外,部分离退休老党员也参加了活动。
10月2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孝老爱亲的节日——重阳节,今天的党员活动被赋予了双重含义:既是共产党员的一次学习教育,又是尊老爱老的一次具体体现;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擦亮了党员底色。
学习的第一站为桂五镇敬老院。作为一个地处小镇的养老院,却能够享誉全国,不是因为这里的养老环境格外优美,不是因为这里的医疗设施特别先进,而是因为这里尊老爱老蔚然成风,而是因为这里有一群为老人无私奉献的“好儿子”。桂五镇敬老院的院长李银江就是他们的带头人。敬老院创办30余年,共赡养了100多位五保老人。李银江个人也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孺子牛奖”、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简短而隆重的捐赠仪式之后,党员们参观了“我们的党代表”党性教育馆。党性教育馆从“辉煌历程:共产党领导人民铸梦前行”“使命担当:党代表架起党群联系桥梁”“踏石传音:红色盱眙谱写党代表情怀”“李银江: 三十年坚守践行初心使命”四个模块展示了党代表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的伟大贡献,展现了以李银江为典型的盱眙基层党代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念群众、造福人民的党员情怀。
随后,李银江院长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主题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党课。李院长用鲜活的故事、生动的案例、真实的经历讲述了他是如何永葆党员本色,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又是如何在退休后仍然为党为人民工作的,给参加活动的党员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
下午的活动是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关键时期,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在此期间,军部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运筹帷幄,指挥抗日,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步入宽敞明亮的纪念馆广场,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气势巍峨、造型酷似“枪刺”的“纪念碑”,影壁墙上镶嵌着由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十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馆牌旁为巨幅蓝字的“N4A”新四军标志牌。那是一把随时可以击发的手枪,那是一柄等待再次出鞘的匕首,“铁的新四军”精神呼之欲出,党员同志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珍贵的革命文物和许多鲜为人知的新闻图片、资料,再现了新四军军部在黄花塘时期,运筹于草舍之间,决胜于大江南北的丰功伟绩。置身其间,仿佛看到了弥漫的硝烟,听到了嘹亮的军号,感受到了新四军指战员们的如虹气势。
新四军的辉煌业绩、铁军精神和优良的文化艺术传统是一组写不完、道不尽的创作题材,是一群演不完、看不够的艺术形象。在新四军文化艺术馆,我们看到了叶挺、陈毅等新四军将领留下的优秀诗篇,我们看到了那些从新四军走出去的光辉灿烂的名字,他们的文韬武略,将永远为后人追慕;他们的革命精神,将由后人代代传承。
在纪委书记孔艳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为此次“主题党日盱眙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给同志们的感动却是久远的。返程路上,晚霞灿烂,余晖映照。党员同志们都在回味李银江院长的那句“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在回想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在思考如何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不负历史重托。
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永远振奋;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永远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