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育健康的身体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教学是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
一、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即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何种形式呈现?实施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有样板吗?)
在学校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日常的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该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体育运动更要贯穿于学生时代的始终。
二、锻造优美的体型和优雅的气质——即形体与气度的塑造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当拥有良好的外形和非凡的气质,再好的服饰也不能取代人本身的形体美。学习文化知识能帮助学生改变一部分气质,却无法取代体育运动对人体独特的塑造作用。
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是帮助学生建立成熟、积极的心理所必不可少的方法。
体育运动多样化的运动项目群,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运动项目,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发展,并在该项目上体现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多元化的卓越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提倡集体项目的体育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十五人十六足等,因为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项目时教育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及能力的最佳途径。
体育环境,尤其是体育社团这样的团体,其就像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整个团体又在共同为一个目标做出努力。这样的场景设置很符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景,可以模拟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人际交往情景,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
以上说明,体育教育——身体的教育亦或者运动的教育,既要追求生物学的改造、体能的提高、健康的增进,更要追求心理学、社会学等的整体改造,关注与提升人的价值与生命的质量。
体育教育教学,应能使学生更善、更能、更美;应具备科学、合理、有效的,创造性地进行体育锻炼与体育娱乐的运动能力;应形成自觉、主动、持久科学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应表现出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优良的体育品德。
终身体育成为人类健康生存的一种必然要求,学校体育应该必须担负起为终身健康与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任。
卢梭曾经惊世骇俗讲过一句话:“误用光阴比虚度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而过分强调体育的训练与锻炼成分,使我们的学生离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核心教育追求非但没有更近,反而越来越远。让不少学生成了“不会、不喜欢、不参与”体育的“三不”现象。
一个人只有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自然、个人等条件与环境下,具备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健康的能力与品格),能够综合运用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能力,解决个体、家庭、社会的体育与健康问题,才能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复杂多变的生活中,拥有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幸福生活。
素养是素质加教养的产物,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素养是人内在的秉性,素养使人成其为人,素养决定人的发展取向与水平。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教育价值所在)。素养让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实施教育。素养导向的教育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