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培养音乐的耳朵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8-09-15
 

培养 音 乐 的 耳 朵

 

 

教学目标

一.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的意境之美。能区分双簧管与长笛的音色。

二.通过对比使学生能自主了解到音乐的速度,音色,强弱等性质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简单的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理解音乐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繁体字“聽”

师:引导学生“听”是用耳朵与“心”来完成的。在欣赏音乐时要认真仔细地聆听。

二.新授内容

1、游戏:听音乐片段分辨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没有听出来的一轮一轮淘汰。看最后还有几个人胜出。

2、引出下一环节内容,简介什么是交响乐及交响乐的编制。

3、欣赏交响乐《加勒比海盗》主题曲,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观察所有乐器的形状及音色。

4.欣赏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

课件:马思聪肖像图片及简介——(1912—1987)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青少年时代曾两度留学法国,学习小提琴演奏及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与教学的拓荒者,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曲家。其主要作品还有: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交乡曲《第一交乡曲》,舞剧音乐《晚霞》,歌剧《热碧亚》等等。

      创作背景及作品介绍——马思聪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云、贵、川和粤北山区居住过,南方山林的自然景色及山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是他收到一封附有云南怒江民歌曲调的音乐爱好者的来信后,受到触发而动笔写作的。

师:在乐曲中分别出现双簧管、长笛奏出的“山歌风”主题请同学们聆听时注意辨别感

       受这两种乐器的音色。

课件:双簧管、长笛的简介及表现音色的小乐段

师:边讲解边听,引导学生按标题、结构去欣赏理解《山林的呼唤》。

课件:

《山林的呼唤》结构、音频:

 

        呈示(A)                    中部(B)                   再现(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