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论语》阅读材料一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09-21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论语》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学业也不会巩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3.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5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16.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1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18.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20.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21.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

22.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2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24.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25.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2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2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3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3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