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陈宝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高级教师,浙江省乐清寄宿学校特聘特级教师,河北省践行国学先进个人,邢台十大读书推广人物,作文教育专家。
浙江今年的高考试题,以“人生坐标”“未来期望”“家庭预期”“社会角色”“变化”及“落差”“体验与思考”几个关键词,把现实社会、个人及家庭等问题纳入学生思考的网络。而其思考的点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注意自我和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体验”则要求这篇文章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人生遭际并加以“思考”;而“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是要求面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个人、家庭、社会中的“落差”和“错位”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论证。
写这篇文章,立意是前提,必须明确。比如,个人的追求既要适应社会需要也要照顾家庭的“期许”;当个人的追求和社会发展产生“错位”时,我们应该以社会需求为依归等等;文体可选择,必须明晰。无论是叙述性文章,还是论述性文章,只有有明确的立意,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浙江高考的这道作文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具有明确的时代性、生活性特征;注意学生的写作自由与写作限制的平衡,具有开放性和限定性;和全国一卷“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更具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而整体上透着浙江其文化大省的哲学文化底蕴。
|